(2)采用石灰一煙道氣工藝。根據鹵水的特性,可采用“兩堿”法并結合“石灰一煙道氣”法的鹵水凈化方法。通過鹵水凈化工藝可以有效地除去原鹵中的鈣、鎂等雜質,減輕蒸發系統換熱管的結垢程度,明顯提高換熱設備的傳熱效果,提高鹽、硝蒸發的熱效率,提升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減少預熱器和蒸發罐的清洗時間,延長有效生產時間,蒸汽和電力的消耗將有所降低,特別是2008年該公司技改投入的“石灰一煙道氣”鹵水凈化方法,使鹵水凈化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此方法的投運,較以往的“兩堿”法可節約凈化成本為每噸鹽5元以上,則每年可減少制鹽生產成本400萬元以上,另外有效地減少了煙氣的排放,特別是使C02,
S02變廢為寶。
(3)采用鹵水預熱和軸向進料蒸發結晶罐來進一步加強蒸發效果,減少蒸汽用量。
(4)將熱電廠中的鍋爐鼓風機、引風機、羅茨風機等設備的冷卻水回收利用,作為冷渣機等設備的水源,并且使用后還可以再送到鹽硝系統作其它工業水用,每小時可節約用水60t左右,重復利用了工業水資源。
江西蘭太:氯酸鈉與雙氧水形成產業鏈。以鹽為原料電解,生產氯酸鈉和氫氣:再以氫氣為原料,生產雙氧水。
氧酸鈉項目:(1)維持較高的電解液濃度,采用低溫度蒸發結晶工藝,由于不需要蒸汽加熱,因而降低了能耗。
(2)利用電解過程產生的余熱作為鹽水預熱、鹽水加熱、蒸發、結晶以及干燥用空氣預熱的熱源,不需要使用蒸汽熱源,僅靠電解預熱就可完成生產。
雙氧水項目:(1)雙氧水生產的主要原料取自氯酸鈉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氫氣,不需要購買氫氣,只需經提純就可以使用。這樣就形成了循環經濟效益:第一是有效地治理了“三廢”;第二是按氫氣價格0.95元/皿。(此為國內多數廠家的成本價),占雙氧水生產成本的1/3~2/3。噸產
品的氫氣成本為190元,鹽、氯酸鈉與雙氧水形成的產業鏈,實現了綜合利用,產生了規模效益,成本優勢就凸顯了。
(2)采用先進的氫化和氧化技術,使氫化效率達8g/L以上(國內為7g/L),氧化總效率達95%以上(國內90%),故降低了循環的工作液量和空氣用量,并可提高稀品濃度(可直接生產35%的稀品),從而使單位產品蒸汽和電力的消耗有一定的降低。
(3)充分利用反應熱加熱工作液將減少蒸汽的消耗。
1.4生產系統中的電氣節能措施
目前中鹽新干和江西蘭太推廣使用效果較好的節電措施如下:
(1)采用了分散補償為主的低壓無功電力補償,提高了生產系統的功率因數,并有效地降低了電力線路和電氣設備的有功和無功電力損耗,節電效益明顯。兩企業采用此項每年可創造效益達600萬元以上。
(2)采用先進的變頻調速節能裝置。根據制鹽工藝的特點,有選擇地在熱電系統的給水泵、送、引風機、除鹽水泵;制鹽系統的循環水、鹵水進料和轉料、鹵水凈化等各類水泵;鹽硝干燥系統的鼓、引風機;污水處理裝置的廢水泵等工藝中適當安裝變頻調速節能裝置,將傳統的閥門(風門)節流調節方法改變為設備的轉速調節方法,將消耗在閥門(風門)的能量,有效地節省下來。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