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調節池。設計HRT=6h,有效容積為2520m3。
②混凝反應池。1座(分4格),鋼混結構,每格反應時問為15min,總有效容積為580m3。廢水進入后,依次投加FeSO、PAM進行混合反應。
③沉淀池。1座,鋼混結構,HRT=5h,有效容積為2085m3。主要用于沉淀生產廢水中的大部分染料,以減輕后續處理負荷。
④水解酸化池。2座,鋼混結構,串聯運行。水解酸化一池的容積負荷為1.3kgCOD/(m3·d),HRT=4h,有效容積為1670m3;水解酸化二池的容積負荷為0.8kgCOD/(m3·d),HRT=7h,有效容積為2920in。采用微孔曝氣器對廢水進行攪拌,使泥水充分混合。
⑤曝氣池。1座,鋼混結構,污泥負荷為0.15kgBOD/(kgMLSS·d),MLSS為2000m#L,有效容積為2270m3,HRT=5.4h。采用微孔曝氣器。
⑥生物接觸氧化池。2座,并聯運行,鋼混結構,內設半軟性填料,填料容積負荷為0.2kgBOD/(m3·d),有效容積為3750in。,填料接觸時間為9h,總停留時問為12h,采用微孔曝氣器。
⑦二沉池。設2座輻流式沉淀池,并聯運行,鋼混結構,水力負荷為0.7m3。/(m2·h),HRTII.6h,有效容積為2500m3。
⑧污泥濃縮池。設1座輻流式污泥濃縮池,鋼混結構,有效容積為600in,污泥停留時間為12h,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濃縮污泥進入帶式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
4工程調試及運行
4.1預處理系統混凝劑的選用
當前印染廢水預處理普遍采用聚合氯化鋁(PAC),但因為印染廢水pH偏高,在加入PAC前需要先加酸調節pH值至5~9,故運行費用較高,因此未采用PAC作混凝劑,而是根據廢水的性質主要針對FeSO4與FeC1進行了小試,發現當FeSO4與FeC13用量達到0.1%、陰離子PAM達到5mg/L時,對COD的去除率均能達到50%左右,且均無需加酸調節pH。在此工程中采用的FeSO4是某化工廠的副產物,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比FeC13運行成本低,因此確定該工程采用FeSO與PAM配合使用。從調試、運行及驗收至今處理效果一直很好,對COD、SS的去除率分別保持在50%、60%左右。
4.2水解酸化池調試
接種污泥取自污水處理廠的消化污泥,接種量為池容的20%。在接種前先向池內投加70%的清水,開始每天向池內進水2h,水量為400m3/h。連續運行6d后,進水量加大至1680m3/h,每天分兩次進水,運行5d后將進水時間增至6h,分兩次進行(3h/次),運行5d后進水時間逐漸增至8、10、12h,每階段運行4d,直至24h滿負荷運行,共調試了50d左右。在調試期間,除進水階段外,其余時問曝氣裝置常開。因曝氣攪拌加上進水量增大,會使水解酸化池中污泥量部分流失,因此需將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水解池,以維持池內的污泥量。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