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超濾一反滲透工藝
雙膜法是目前國際上研發和工程化應用的熱點之一。作為預處理工藝,超濾可去除廢水中大部分濁度和有機物,減輕反滲透膜的污染,延長使用壽命。反滲透膜在去除有機物和濁度的同時,具有很高的脫鹽率。
付江濤等采用雙膜法工藝處理某印染廠廢水并回用, COD去除率達到99%,濁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反滲透對鹽分的去除率在98%以上,滿足回用于印染生產的要求。Marcucci等采用砂濾.超濾.反滲透和砂濾一超濾.納濾兩種深度處理工藝對印染廢水的二級出水進行回用處理,反滲透對鹽分的去除率達到95%以上,可回用于包括對水質要求最高的淺色染色工藝在內的印染生產工序。Amar等采用該技術處理印染廠出水,出水效果達到了生產回用的要求。
1.3.4 微絮凝過濾-微濾一反滲透工藝
微絮凝過濾集合了傳統混凝工藝的反應和沉淀過程,能有效去除水中COD、膠體物質、SS和濁度等污染物質,可將其作為反滲透系統預處理工藝。采用該工藝對上海某針織廠廢水二級生化出水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微絮凝.微濾作為反滲透預處理工藝,出水濁度<0.2 NTU,污染指數SDI(Sihing Density Index)值穩定在4.0左右,達到反滲透膜對進水水質的要求。試驗期間,反滲透裝置壓力呈緩慢上升趨勢,能較長時間保持反滲透系統的脫鹽率,反滲透膜沒有發生明顯的微生物污染,膜表面以膠態污染物為主,不需要頻繁的反沖洗,從而降低運行費用。
1.3.5 膜生物反應器.納濾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是印染廢水處理的新技術之一,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反應器相結合,從而達到回用水質要求。夏炎等 采用MBR-NF組合工藝處理蘇州市東方污水廠初沉池污水,在進水水質COD 372~1 121 mg/L,氨氮16.17-26.85 mg/L,總氮 19.18-46.54 mg/L的情況下,經HRT 30 h,回流比300%的 MBR處理后,出水COD、氨氮和總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 87%,95.8%和70.2%,再經納濾處理后,水質可滿足印染工藝回用要求。Sehoebed等對MBR二級出水采用納濾后處理,處理出水能夠滿足各項回用標準,但同時指出該方法目前仍面臨較高的應用技術難度和經濟成本。
1.4 技術特性分析
各種技術對印染廢水的回用深度處理各有優缺點,結合不同水質類型的印染廢水特點,合理的工藝組合可以彌補單一處理工藝的不足。表1對上述印染廢水回用深度處理組合工藝的特點進行了初步分析。

2 印染廢水回用處理系統的完善
2.1 污染源控制及清潔生產
印染廢水的回用應打破單靠末端深度處理的傳統,著重推行清潔生產技術,通過優化生產過程,采用低耗高效的新工藝,從而提高染料上染率、資源轉化率和循環使用率,削減污染物的排放;并可對印染廢水中的聚乙烯醇(PVA)、羊毛脂及染料等進行資源回收。張毅等 用ZrO2動態陶瓷膜處理退漿廢水,PVA濃度可達原廢水的7倍,可用于涂料和黏合劑等的回收利用;黨亞固等 采用多通道氧化鋁陶瓷微濾膜濃縮洗毛廢水以回收羊毛脂,回收率可達98%。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