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金屬針布的逐步發展,促進了梳棉功能的轉變,錫林始終是梳棉機梳理的核心,錫林金屬針布初始階段還帶有彈性針布工藝特性痕跡,但在發展到中期和近期,所謂矮、淺、薄、尖、光、密、小的工藝特點,主要是針對錫林針布而言的,針布系列化也是以錫林針布為基礎的,其中總齒高從(4、3.6-3.0)、2.8、2.5、2.0、1.8、1.5 111171變化;齒深從(2.3、1.7-0.9、0.7)、0.6、0.5、0.4、0.3 mm變化;工作角從(80°、78°—75°)、70°、60°、55°~50°變化;齒基厚度從(1.0、0.8~0.7)、0.6~0.5、0.4mm變化;齒密約從(500、700)、800、900、1000齒/(25.4mm)變化;齒尖厚寬(0.15、0.10)、0.07、0.05變化,與之相配套的蓋板針布和道夫金屬針布變化相對不太大,相反蓋板針齒密度不高,維持在300-500針/(25.4mm)’,工作角仍在75°左右。但從總的齒密配置上,與彈性針布時期相比發生了相反的變化。針布耐磨度、光潔度和平整度都提高了,日常維護簡化方便了,磨針周期大大延長,錫林金屬針布不存在充塞的情況,可以做到少抄針和不抄針,錫林速度相應增加已達400-600r/min,棉網質量持久穩定。由此從主梳作用原理分析,錫林工作角小,剛性又好,軸向齒密增加,齒又尖,直接增強對纖維的穿刺能力和抓取能力,由于齒間不存在充塞條件,齒面負荷顯著下降,始終使纖維處于作用表面層,再加錫林速度提高,纖維尾端揚起接受蓋板的分梳,猶如錫林起到精梳鉗板鉗持作用,蓋板起到精梳錫林的作用,具有選擇分梳功能效果,對去除短絨和細小雜質(帶纖維籽屑、不孕籽等)十分有利,從而達到倒置式梳棉精梳化的類似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錫林與蓋板對纖維的相互轉移還是存在的,但一次性分梳的纖維應該是增加了。再加縮小蓋板踵趾差、蓋板逆向回轉、前后固定蓋板以及塵刀吸點、三刺輥等對增強梳理、均混、整理、除微塵雜的作用,使梳棉精梳化的效能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從而可以較大程度地提高產質量,為清梳聯的發展提高奠定基礎。
4.3開清預梳化實現短流程
4.3,1 提升單機功能為開清預梳化開路 回顧史,開清工藝技術進步比較直覺,首先摒棄了過去棉堆混棉、小量混棉,發展國產單圓盤、雙聯圓盤抓棉機是一次飛躍,再發展為往復式抓棉機、智能化往復式抓棉機和闊幅往復式抓棉機是又一次飛躍,解決了多包、平包、多品種的難題,抓棉機的角釘打手和肋條所組成的抓取機構,應該從屬于柔性握持預梳性質。單、雙軸流開棉機運用內腔造型和外部導流作用,使角釘打手與塵格碰擊達到高效開松除大雜作用。多倉混棉達到大容量時間差混和目的,且伴隨松解均混輸送作用,淘汰豪豬、葉式、綜合打手代以(單)梳針滾筒或鋸齒滾筒開棉機和平置式或斜置式多刺輥(2~4只)清棉機,并配有各自刺輥的固定分梳板和塵刀吸口,起到較好的自由分梳和除雜作用,特別是第一只刺輥采用梳針結構,刺輥之間均屬剝取轉移配置,表面線速逐次遞增,減少纖維損傷,并起到自由分梳除小雜的作用,對清梳合理負擔起到積極作用。除微塵機不設內部回轉機構,大面積網眼板吸塵過濾替代多級凝棉器作用。以上配備,多為清梳聯流程、開清標準模式組合,充分體現了作用提前,功能超前發揮,帶來開清預梳化和流程縮短和簡化。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