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紡在中國的歷史不長,但發展迅猛,僅二十多年,已由最初的少量介入逐步擴增為數百萬紗錠,占據了國際色紡市場的主導地位,由追隨者演變成國際市場的引領者。作為國內紡織業的新興分支,色紡以其生產過程相對環保、產品風格靚麗獨特等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色紡生產環節中的許多特殊問題成為業內專家經常討論的熱點,本文針對涉及色紡梳棉技術的一些個性化議題作粗淺探討。
1、色紡梳理對象
1.1有色纖維
色紡采用兩種或二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纖維紡紗,因此梳理的不僅僅是本色纖維,還有有色纖維,如染色棉纖維或有色化學纖維。
有色纖維與本色纖維的性能有差異。以最常用、使用量最大的染色棉纖維為例,棉纖維染色過程中,需經受酸、堿、高溫等作用,在獲得色彩的同時,纖維被腐蝕破壞,蠟質、脂、膠、蛋白質、糖分等物質 被去除或減少,以化學或物理的方式介入了色元素、助劑類物質,受損的纖維聚合度下降、強力損失、短絨增加。可見,纖維可紡性能下降。
化學纖維染色之后的可紡性通常也是會下降的;源液著色的化學纖維與本色纖維的性能也會有差異(如材質密度、表面摩擦性能等)。
有色纖維與本色纖維的可紡性能不同,紡紗時的梳理工藝需有相應變化。
1.2混合纖維
通常,本色紡是將不同性質的纖維原料分別梳理(如棉與滌綸)后做成條子,再并合進入后道處理。色紡則不同,為了確保混色均勻,不同顏色的纖維在梳理之前就已經混在一起了,所以梳理纖維時,經常是要面對不同性質的混合物。
本色紡將不同性質的纖維原料分別梳理,可分別采用不同的梳理工藝,但這一方法不適合色紡所面對的不同性質的混合纖維。
1.3二次梳理
色紡二次梳理主要是針對棉纖維,原料中的部分棉纖維是要經過兩次梳理的。即經過第一次梳棉(或精梳)之后再經第二次梳棉。
對于中高檔色紡產品,生產原料中的染色棉大都是要經過兩次梳理的,第一次梳理是在原料染色之前,第二次梳理在是纖維染色之后。
原料需經兩次梳理的目的是:一、清除細小棉
由此可見,色紡梳理對象的特征有:有色纖維(棉、化纖染色或化纖源液著色);異性混合纖維(異色混合,棉和化纖混合);經過梳理的棉纖維(染色或本色)。
2.色紡梳理技術方案
針對上述纖維原料特征,色紡應采取什么樣的梳理工藝技術呢?顯然是不能簡單套用本色紡棉或化纖的一般器材工藝選配規則的。
為了便于技術探討,我們針對梳棉機的器材工藝選配,以常見的三類典型色紡產品為例進行分析:一、純棉或純棉為主的產品;二、滌棉混紡產品;三、粘膠或粘棉混紡產品。
2.1純棉或純棉為主的產品
對于純棉或純棉為主的產品,主要討論原料中含色纖維比重較大的產品類型。
此類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原料(棉纖維)是要經過兩次梳理的。第一次的梳理對象主要是未經染色的原棉,梳理后一般稱為棉網(撕碎的棉條);棉網經染色之后再第二次梳理。
2.2滌棉混紡產品
此類產品的滌與棉的混比大都比較接近,如T/C65/35,C/T50/50等。梳理對象主體為:異性混合纖維。有色滌、染色棉、本色滌和本色棉的混合物,其中的棉纖維大都采用棉網。
梳理器材工藝選配如下表:
說明:梳棉機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梳理纖維、實現纖維混色、清除少量細小結雜短絨,排除滌綸粉末、染料殘留碎屑等。因此,蓋板針布選用棉型或兼容型,蓋板密度選中等
2.3粘膠或粘棉混紡產品
此類產品的梳理對象主體原料為:異性混合纖維。有色粘膠、染色棉、本色粘膠和本色棉的混合物,其中的棉纖維大都采用棉網。
梳棉機的器材工藝選配如下表:
說明:梳棉機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梳理纖維、實現纖維混色、清除少量細小結雜短絨。粘膠纖維的特性和棉性能相近,所以紡粘膠或粘棉混紡時的梳理針布選型以棉型為主。
3、理梳技術要點討論
色紡與本色紡的原料加工方式不同,梳理前的混配預處理的情況也不一樣,因此選配梳理器材、制定梳理工藝和控制環境溫濕度時一定要掌握其技術要領。
對于以棉為主的品種,第一次梳理的對象是之后還要面臨第二次梳理的原棉,器材、工藝選配要力求輕柔梳理,不使用附加分梳元件;第二次梳理的主要對象是經過一次梳理并染色的棉纖維,排除棉結是重點,梳理針布密度要適度增加并采用緊隔距工藝,因為染色棉纖維中的染料助劑(特別是深色原料的殘留染色劑多,易固化,如黑色)容易產生棉結,棉結細小而緊密(因為有顏色差異,雖細小也是有害疵點),很難分梳,棉結難以排除。
純棉色紡還需注意的是:第二次梳理時,要嚴格控制好溫濕度環境。一方面,因為染色棉纖維中的脂、膠、糖類物質減少,短絨增加,其可紡性能下降的一個重要表現是纖維間的抱合力下降,成網困難,這就需要相對濕度提高來增強抱合力;另一方面,相對濕度提高對分梳、減少棉結不利。生產實踐證明,相比本色紡,色紡梳理車間的相對濕度一是可略偏高,二是要穩定。
棉與化纖混紡品種選配梳理器材、制定梳理工藝時主要考慮的是梳理纖維、實現纖維混色和清除少量細小結雜短絨。蓋板針布選用棉型,密度中等為宜,在保證梳理的同時避免多出蓋板花、少損傷纖維。
一般情況下,輕定量、慢車速對色紡生產是比較適合的。
4、結語
色紡因其獨有優勢而成為紡織業的新興分支,探索色紡特殊的生產技術是行業發展的需求,梳理是紡紗最關鍵的技術之一,針對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