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兩梳”技術的良性發展推動老機改造步伐
目前“兩梳”老機還占相當比重,老型號清梳設備和低產精梳機還在繼續制造生產,面對現實,如何借鑒移植新工藝新技術來武裝老機,煥發老機新生,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老機改造應慎重安排,積極研究,先易后難,先試驗再推廣,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改造難度較大,除適當增換個別新機外,并聯圓盤抓棉機結合更新內稀外密角釘打手;豪豬打手改鋸齒或梳針;雙棉箱給棉機V形簾改振動棉箱;清棉自調勻整已有新晶可以選用。
梳棉 主要對象為1181型和A186型系列梳棉機,面廣量大,其原始布局結構、三主軸坐標基本一致。梳理元件優化配套是首選;回轉蓋板改小踵趾差效果顯著,大平面貼鋼紙磨改成小踵趾差比較方便,或委托外協加環氧樹脂貼面,重銑蓋板踵趾差,可以獲得整舊超新的效果;錫林后固定蓋板只能裝兩根,前固定蓋板選擇在抄針門的位置,裝4-5根比較合理,紡棉可帶塵刀和吸點,如果搬動蓋板后托腳位置,減少回轉蓋板根數,可以多裝固定蓋板,但應考慮蓋板逆轉,同時研究蓋板花的剝取和收集;刺輥分梳板宜采用狹條雙聯結構,保留除塵刀,改網眼漏底為光板小爐底,但必須保持較高的除雜效率;嵌槽式刺輥改自鎖鋸條,可以靈活調整縱橫向齒密,縮小與錫林齒密的過大差距;再有選擇更新輔機和研究在線磨針等應該提到議事日程。
精梳 針對A201型系列精梳機,錫林頂梳優選配套是關鍵;喂卷傳動阻尼彈簧、給棉羅拉加壓彈簧、鉗板加壓彈簧(合稱三簧)應加粗鋼絲直徑,調整彈簧參數,增大壓力;鉗板鉗唇形態改進(俗稱方口下鉗唇,雙線握持),提高握持能力;改短上鉗板鉗唇深度,減小死隙長度,提高分梳效果;增加一檔短給棉(約4.9mm,已經考慮給棉羅拉溝槽系數1.15)適應特殊產品;有條件的改車頭分離羅拉差動輪系內嚙合為外嚙合;分離羅拉改分段套裝式,提高分離精度和軸承檔硬度;以及改進牽伸機構,提高六根并能力。再有比較重大的改革應由制造廠在已有條并卷機的基礎上開發可供生產230mm狹卷功能的派生條并卷機,以解決預并—條卷的落后準備工藝面貌。
總之,工藝性改造必須符合實際,制造廠必須配合,但制造應該熟悉工藝,使用單位應該重視管理。建議各自單位組建“兩梳”技術管理智囊小組,負責選題配套、安裝維修、檢驗測試等事項,集思廣益,防止草率妄動。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