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梳棉高產措施效果試驗
1959年紡織工業部組織對彈性針布梳棉機的高產措施,如下行式雙刺輥、錫林刺輥上三角區均勻分梳輥、雙區蓋板、錫林選擇輥和真空連續抄針回用裝置等在上棉一廠進行集中試驗,澄清措施效果,堵截盲目推廣。
(8)定點制造金屬針布
2b世紀50年代末分別定點青島紡機廠和上海齒條廠(后改為上海金屬針布廠)制造金屬針布。
(9)定點制造精梳機
20世紀50年代中期邀集專業技術人員在上海第二棉紡織廠試制紅旗二型、三型精梳機。1958年廣州、上海引進英國潑拉脫(Platt)哈脫福特(Hart—frod)精梳機,并經選型定型于1960年紡織工業部定點上海第一紡機廠借鑒移植哈脫福特生產A201型精梳機,英制改公制,開創了我國制造精梳機歷史,填補棉紡設備空白。
(10)引進金屬針布半硬性彈性針布和總結推廣
梳棉“六三”保全工作法
20世紀60年代初期,大量引進日本金屬針布和三配套(錫林、道夫和蓋板)SR型半硬性彈性針布,其中SR針布使用效果顯著,推動我國彈性針布壓磨和熱處理技術有很大促進,雖對推廣金屬針布起到負面影響,但對改進金屬針布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1963年上海紡織工業局在上棉九廠總結推廣棉“六三”保全工作法,使平修技術又上一個臺階。
(11)梳棉機改型和自動抓棉機誕生 1966年青島紡機廠開始批量生產A186型金屬針布梳棉機,作為換代(第二代)產品,同時移植配套四羅拉剝棉、三吸和∮600mm大卷裝(后派生型號有A186C、D、E、F、C等)。同期紡織部紡織科學研究院立項研究自動往復式抓棉機,獲國家科技發明獎。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