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纖維沿軸取向原則
一般來講,紡紗的基本原理是逐步完善纖維取向的過程,也就是要松解原料緊密無序的聯結,促使纖維沿軸方向有序的集合。要完成這個任務,主要依靠清梳和精梳。開清是將棉塊變成棉束,梳棉是把棉束變成單纖維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精梳的主要任務是排除短絨,同時實現纖維伸直平行,深化完成沿軸取向的程度,這種功能無法替代,從中可以體現它的重要地位。紡紗基本工藝中,開清和梳棉是領頭羊,沒有前道工藝作用就談不上后續工藝的連接。精梳應該算作專用工藝,因為沒有精梳,照樣可以紡紗,它主要是提升成品檔次發揮特殊作用。
2 “梳理”內容性質分類
所謂“梳理”,是指兩個針面對纖維的作用,這是狹義的理解,其實它的內容十分廣泛,就兩個針面而言,有轉移、互梳,凝聚和剝取(梳棉錫林對刺輥、錫林對蓋板、錫林對道夫和剝棉羅拉對道夫),互梳又稱分梳,而分梳又分自由分梳、柔性握持和硬性握持分梳。梳棉錫林和蓋板間、錫林和固定蓋板間、刺輥和分梳板間都屬自由分梳范疇;刺輥對給棉機構間,如梳棉給棉羅拉為鋸齒形或菱形溝槽的一般屬柔性握持分梳性質,精梳鉗板與錫林間應屬硬性握持分梳,分離羅拉與頂梳間又稱柔性和自由的混合分梳。其中握持分梳和自由分梳都對纖維分離起主要作用。
3 梳理牽伸的特殊性
紡紗基本工藝中的“牽伸”指的是羅拉牽伸。其實牽伸含義比較豐富,具體分有:(1)氣流牽伸;(2)梳理牽伸;(3)分離牽伸;(4)羅拉牽伸;(5)張力牽伸;(6)意外牽伸等。前4項屬工藝性牽伸,后兩項是輸送過程中必然存在的,一般不屬工藝性范圍。開清棉具備(1)、(2);梳棉具備(2)、(4);精梳具備(2)、(3)、(4)。梳理牽伸應用在梳棉有著特殊意義,牽伸有大有小(大到超過任何其他牽伸),有正有“負”(“負”是梳棉獨有的)。
設A186型梳棉機棉卷定量400g/m、生條定量5g/m、單產20kg/h,刺輥轉速800r/min,錫林轉速350r/min,經計算得到道夫轉速30r/min(不計道夫以后的牽伸和全機落棉),刺輥對筵棉牽伸約750倍,錫林對刺輥約2.2倍,道夫對錫林約為0.047倍,即為較大程度的“負”牽伸,也即道夫凝聚作用的倒牽伸,全機理論總牽伸80倍左右。由此可以幫助理解梳理程度的負擔和各梳理部件作用性質,聯系理論計算梳理度(分梳度)和各梳理構件狀態實質情況綜合一起分析,可以全面評價梳理質量效果的依據。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