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理選擇總牽伸倍數
并條機的牽伸范圍較大,為5~15倍,在實際生產中,應根據實際工藝條件和質量要求,合理選擇總牽伸倍數。因為喂入須條在牽伸過程中產生附加不勻的纖維的移距偏差會隨著牽伸倍數的增大而增加,而移距偏差的增加勢必會影響牽伸質量,因此,在實際生產中總牽伸倍數的選配不宜太大,一般而言,6根并合時在7倍以下,8根并合時在10倍以下較為適宜,否則,將不利于改善棉條條干水平。
2.棉條定量的設定
盡管牽伸機構設置較為合理,對棉條定量的適應性較大,但配置的定量也不能太大,以避免因棉條定量過大導致須條間產生分層現象,影響棉條質量。
3 .合理選擇主牽伸區羅拉隔距
因采用的是搖架彈簧加壓形式,自前至后加壓壓力分別為300、300、100、400N,加壓壓力較大且加壓穩定,所以在保證加壓充分的前提下,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小較短纖維的浮游動程,改善主牽伸區的牽伸質量,提高棉條條干水平,主牽伸區羅拉隔距以偏小掌握為宜。紡制長度整齊度較好的纖維時,主牽伸區羅拉隔距可適當放大。
4 合理配置后區羅拉隔距和后區牽伸倍數
后區牽伸的主要作用是使喂入的條子略帶張力,使纖維伸直,使須條具有一定的緊密度進入中區,再由中區進入主牽伸區后能夠穩定牽伸,提高牽伸質量。后區牽伸倍數和后區羅拉隔距對棉條條干的影響較為明顯,可結合加壓壓力、纖維性能及紡制品種等進行優選配置。如果并條工序采用順牽伸工藝,頭并或混一的后區牽伸倍數可偏大掌握,一般在1.65~1.75倍之間,對有的特殊品種,后區牽伸倍數可以達到1.8倍;而末并或混三的后區牽伸倍數可以偏小掌握,一般在1.20~1.50倍之間,特殊品種可以低于1.15倍。末并或混三選用較小的后區牽伸倍數,可以有效減少棉結,提高棉條的均勻度水平。
5選好壓力棒位置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