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廢纖率:
渦流紡紗存在另一個問題是紡紗時廢纖率高,據國外報道:一般生產純棉紗時廢纖率要在5%-8%。如圖3所示,圖中D距離設置恰當時廢纖率較低,日本村田公建議D的距離要少小與纖維的平均長度,可使廢纖率相應減少。總之,在渦流紡織技術廢纖率較高,制成率較低,也是今后要繼續研究的問題。(圖中D為前羅拉握持點到錠尖的距離)
結語:渦流紡紗技術從1995年MVS851問世以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已發展到MVS861型,紡紗速度由400m/min 到450m/min,紡紗適應性也有了改進,不僅可以和MVS一樣生產纖維整度差的純棉紗,而且紡紗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目前MVS渦流紡紗機已銷售了400多臺,遍及15個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土耳其、中國、巴西、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亞。據澳大利亞一紡織企業報道他們應用渦流紡紗機生產的純棉紗紡紗范圍在33-13tex (18-45英支),而且要應用長絨棉(長度為35MM-38MM以上的纖維)生產才能穩定,此外廢纖率也比較高,因此盡管渦流紡紗據具有速度高、質量好、工藝流程短等優點,仍然需要不斷的研究與改進存在的問題。渦流紡紗技術將在不斷的改進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⑴Tatsumori Matsumoto.
MVS (Murata.vortex.Spinner)SpinningMethod.J. Murata Machinery.Ltd.Machinrey Division
⑵、Dr-lng Peter Artzt. Vortex Spinning J .Text Bulletin. 1999.(4). P22—24
⑶、Akira Yonenaga.Improved Air Jet Spinning Process. J.Text Bulletin 2003.(4 ) P40—42
⑷.秦貞俊.噴氣紡紗技術的發展 J. 紡織導報. 1995。(10 ): P21—24
⑸秦貞俊主編.棉紡紡紗新技術[M].上海: 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7
<<上一頁[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