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酸析分離、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物理化學綜合處理法處理絹紡脫膠廢水。結果表明,先單獨采用酸析法,CODCr去除率為35 %,絲膠去除率為36 %;再經PAC/PAM復配混凝后,CODCr去除率為71 %,絲膠去除率為70 %;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CODCr和絲膠的總去除率可達到98 %以上,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此方法處理效果明顯、工藝簡單,大幅降低了脫膠廢水中的CODCr,可減少環境污染。
蠶絲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天然蛋白質纖維,主要由70 %~80 %的絲素,20 %~30 %的絲膠及少量的蠟質和無機物組成。脫膠是絹紡加工過程中污染最嚴重的環節,生產的廢水量是全加工過程用水量的1/7,污染物占總污染物總量的70 %以上,脫膠廢水中CODCr高達8 000~35 000 mg/L,且成分復雜、黏度大、濁度高,呈堿性。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絲綢廠都將脫膠廢水、印染廢水或生活污水一起處理,或是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掉。前者增加了處理的技術難度,后者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部分企業仍使用傳統的處理方法,將廢水稀釋后采用好氧生物處理,該法固定投資大,需要大量稀釋水。運用絮凝法、生物法、超濾法等處理脫膠廢水已有相關報道。據調查,在實際生產中很少有企業使用較為經濟可行的治理方法。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工業飛速發展,水污染日益嚴重,如何低成本、高效快速地處理絹紡脫膠廢水是構建良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社會的研究課題。
酸析是絲膠回收中最常用的方法,通過酸析可使大量蛋白質大分子沉淀析出,減輕后續處理的負擔,達到預處理的目的;絮凝法因設備簡單、處理時間短、費用低等優點較為廣泛應用;活性炭具有發達的細孔結構和巨大的比表面積,對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具有較強的去除效果。本研究選取某企業絹紡復合脫膠廢水,運用酸析-絮凝-活性炭吸附法處理廢水,使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CODCr≤100 mg/L)。該法適合小型企業的廢水處理,固定投資少,處理工藝簡單,效果明顯。
1 試驗
1.1 試驗用水
本試驗用水取自蘇州吳江某企業絹紡復合脫膠廢水,水質呈米黃色混濁液,pH10~11,CODCr為22 260 mg/L左右,絲膠蛋白的質量濃度約為50 g/L。
1.2 藥品與儀器
藥品: 聚合氯化鋁(PAC,Al2O3質量分數大于等于28 %,無錫西漳環保藥劑廠),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1 500萬,宜興泉龍化工有限公司),殼聚糖(工業級,濟南海得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eSO4·7H2SO4(上海山海工學團實驗二廠),Al2(SO4)3 (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氯化鐵(上海試劑總廠),HCl(AR,常州武衛試劑有限公司),NaOH(上海試劑總廠)。
儀器: UV-255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pHS-3C型精密酸度計(上海盛磁儀器有限公司),COD分析儀(上海澤安實業有限公司),JJ-4六聯電動攪拌器(國華電器有限公司),TCL-16G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XW-2DR-25X12水浴恒溫振蕩器(靖江新旺染整設備廠)。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