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生產計劃、生產工藝、產品質量、能耗管理、設備管理五個方面闡述了節能、降污、減排的方法和手段,說明只有把節能、降污,減排工作放在首位,才能謀求印染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目前,印染行業普遍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國內外對印染行業的環保壓力(成品面料環保化、排放物環保化)不斷增加,紡織品面料市場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普遍提高,而隨著水、電、汽、煤和部分染料、助劑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使得生產成本急劇上升。如生產企業不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則很有可能面臨虧損、關、停、破產的噩運。印染企業的成本主要有染料、水、電、汽、煤等能源成本和設備、廠房折舊、人員工資等固定費用。染化料和折舊、人員工資等成本在正常情況下基本穩定在一定范圍之內,但水、電、汽、煤等能源消耗則會因管理方式不同有很大的波動。所以,抓好能耗管理對印染企業的效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筆者根據本公司近幾年領導層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本人的工作體會,認為在車間內部管理中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是企業抓好“節能、降耗、減排”從而達到“增效”的關鍵。
1 統籌安排生產計劃,充分提高日產量
根據各品種生產流程,在保證定單交期的情況下,生產計劃圍繞以下幾條原則合理安排:
(1)以每星期為一個周期,前處理工段優先安排需要進行染色、印花加工的織物,保證染色、印花工段上半周不停臺待工,下半周不拖生產進度后腿。相同工藝處方的品種集中退漿、絲光,減少機臺操作因頻繁換料造成的助劑浪費和排放物增加。
(2)針對我公司染色品種小批量占50%左右,且品種雜的特點,小批量染色色號盡量安排染缸生產,減少染化料和能源的浪費。安排軋染工段計劃以生產工藝和色號為依據,增加染色化料桶,操作人員同系列色號可5~6只同時連續放樣,技術員定樣后,機臺操作由淺至深連續生產,減少了開機待工和換品種頻繁造成的能源損耗,正常情況下,染色機十二個小時可生產8~10只品種2~2.5萬米產量,很好地提高了日產。
(3)滌/棉品種約占我公司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如頻繁升高溫定形、染色。必然會造成電和煤不必要的浪費。因此,計劃安排每星期集中生產一次,凡盡量安排夜班染色焙烘。減少用電單耗。
(4)安排拉幅工段計劃以訂單交期為前提,盡量安排同工藝處方、同工藝條件的品種集中開臺,提高效率。減少助劑損耗。
正常情況下,坯布進車間后,3~5天可保證漂白、半漂品種出貨,染色品種完成染色:4~6天可保證染色品種出貨。全車問的生產運作體現了高效、低耗、滿負荷運行的風格。
2 強化全面質量管理,減少返工回修,降低消耗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首先靠產品質量,不顧質量的產量是一種浪費。因此,管理工作以保證質量為前提,通過抓一次成功率降低消耗,增加利潤。
(1)首先要求全體技術人員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根據生產品種要求制定最佳工藝流程和成熟可靠的工藝處方,并做到對下達工藝有檢查,進行全過程的嚴格控制,杜絕因工藝不合理造成的能耗浪費和產、質量下降。如前處理工段,退漿過程雙氧水、燒堿的控制,絲光過程堿濃度和織物下機門幅的控制,以及定形過程的溫度.車速等對半制品質量起決定性的指標,都需要技術員重點把關。在軋染工段,如何減少因色光不符客戶要求引起的返工回修是技術員重點攻關的課題。首先要根據色光要求和織物各項內在指標(耐日曬、耐氯漂等)確定合理的工藝條件和染料組合,檢查小樣的符樣情況,并監督化料工準確稱料、機臺操作工嚴格按工藝要求操作。同時,要總結小樣處方到大機原始處方的內在規律,培養自身對色光調整判斷的準確程度,并對不同織物.不同處方從放樣-初開車-正常生產全過程中各染料色光的走勢如何進行技術處理等要不斷積累經驗。拉幅工段是織物成品前的最后一道,工藝簡單,往往會因工藝疏忽,工作馬虎,造成門幅、縮水率、色牢度、pH值、特殊整理等達不到客戶訂單要求引起回修,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同樣需要技術員提高責任性,把好質量關。
(2)大力宣傳質量防范意識,發動職工嚴把布面質量。防止質量事故,特別是重大質量事故的發生。如:生產稀薄織物時需要防止退漿機操作產生氧漂破洞、強力下降,絲光機操作產生豁口、破邊,染色機布面染料泳移,拉幅機校緯不好;生產高密織物需要防止各機產生縐條;生產T/C品種防止定形不好產生染縐、化料不當產生分散色點等等。并把質量情況和操作工每個月的工資掛鉤,促進操作人員重視質量,最終減少返工回修,降低生產成本。
經過努力,生產的產品一等品率基本穩定在98%以上,軋染返工回修率由5%左右下降至穩定在2%以內,軋染技術員的一次放樣率由30%左右逐步提高穩定在50%以上,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