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狀況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污水處理廠水的化學需氧量(COD)日平均排放最高允許值為:一級A標準50mg/L,一級B標準60mg/L,二級標準100mg/L,三級標準120mg/L(當進水COD大于350mg/L時,按除去率計算.去除率應大于60%)。
隨著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快速發展.各地普遍出現了污水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現象,有的地方污水進水COD質量濃度連續數天低于100mg/L,污水不需處理可以按照二級排放標準直接排放。如這些污水進入污水廠處理,不但增加污水廠運行負擔,浪費能源,還將影響污水處理過程中MLSS(混合液懸浮固體質量濃度.即污泥質量濃度)的穩定,進一步發展還會導致污泥活性降低,污水生物處理系統運行效能下降。這些現象應引起充分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治理。
2產生原因
1)居民生活源頭污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目前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逐漸增加,從居民戶排出的污水COD質量濃度有逐漸降低的趨勢。污水大部分還采用化糞方式經初期沉淀后排人市政污水管道,污染物經化糞池沉淀滲入地下.直接影響污水管網所收納污水的COD質量濃度。
2)污水處理廠服務區域內地下水自備水源,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影響。自備水源用水費用相對自來水的價格便宜很多,市民節水意識不強。用水量大,不可避免有較多長流水現象,特別是地下水豐富地區,如果大量使用白備水源,加上自來水普及率較低,市政設施相對落后,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了影響
3)管道沉積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污水管道坡降小,在施時沒有嚴格控制高程,造成返坡現象,污水在管道流速偏低甚至長期積水,加之污水管道很長,污水中小顆粒將會在管道內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積,顆粒在沉積過程中會攜帶較多有機污染物質沉淀,導致通過管網進人污水處理廠的多是污水的上清液,這也是污水處理廠進水COD質量濃度偏低的原因之一。每次大雨初期雖有大量雨水進入污水管道,如果進水水質不降反升,這就表明管道的沉積效果對進水COD質量濃度產生了較大影響。
4)成建制的居民小區大量污水無法納入市政污水管道。根據調查,目前已經建成的住宅小區內基本上全部實行了雨污分流的排水體系,但是普遍存在區內排污管道高程錯誤,管道走向出現時高時低的現象.污水在小區管道內長期積累排不出去,再加上施工質量低劣,大部分污水滲入地下,排去的污水大部分是經過沉淀的上清液。同時,小區排水口亂接嚴重,許多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雨季到來,大量的雨水進入污水管道5)雨水管道對污水管網的運行產生影響。部分城市在實施污水截流T程時,將雨水、污水管道連通,當雨水管道接人的河流水位相對較高時,可能發生河水倒灌現象,使河水進入污水管道排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影響了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稀釋了進水COD質量濃度。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