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氧化劑并不是對所有染料都有脫色效率。對于易氧化的水溶性染料如陽離子染料、偶氮染料和易氧化的不溶性染料如硫化染料,都有良好的脫色效果。對于不易氧化的水不溶性染料如還原染料、分散染料和涂料等,脫色效果較差。當廢水中含有較多懸浮物和漿料時,該法不僅不能去除此類物質,反而要消耗大量氧化劑。況且在氧化過程中,并不是所有染料都被破壞,其中大部分是以氧化態存在于出水中,經過放置,有的還可能恢復原色。所以單獨采用此法脫色并不理想,宜與其他方法聯用,可獲得較好的脫色效果。
常用氯氧化劑有液氯、漂白粉和次氯酸鈉等。
(2)臭氧氧化脫色法
臭氧作為強氧化劑,在廢水脫色及深度處理中也得到廣泛應用。臭氧具有強氧化作用的原因,曾經認為是在分解時生成新生態的原子氧,表現為強氧化劑。目前認為,臭氧分子中的氧原子本身就是強烈親電子或親質子的,直接表現為強氧化劑是更主要的原因。
染料顯色是由其發色基團引起,如:乙烯基、偶氮基、氧化偶氧基、羰基、硫酮、亞硝基、亞乙烯基等。這些發色基團都有不飽和鍵,臭氧能使染料中所含的這些基團氧化分解,生成分子量較小的有機酸和醛類,使其失去發色能力。所以,臭氧是良好的脫色劑。但因染料的品種不同,其發色基團位置不同,其脫色率也有較大差異。對于含水溶性染料廢水,如活性、直接、陽離子和酸性等染料,其脫色率很高。含不溶性分散染料廢水也有較好的脫色效果。但對于以細分散懸浮狀存在于廢水中的不溶性染料如還原、硫化染料和涂料,脫色效果較差。
(3)光氧化脫色法
光氧化脫色法是利用光和氧化劑聯合作用時產生的強烈氧化作用,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使廢水的BOD、COD和色度大幅度下降的一種處理方法。
光氧化脫色法中常用的氧化劑是氯氣,有效光是紫外線。紫外線對氧化劑的分解和污染物質的氧化起催化作用。有時,某些特殊波長的光對某些物質有特效作用。因此,設計時應選擇相應的特殊紫外線燈作為光源。
光氧化脫色法的特點有:氧化作用強烈,沒有污泥產生,適用范圍廣,可作為廢水的高級處理,裝置緊湊,占地面積小。光氧化脫色印染廢水,除對一小部分分散染料的脫色效果較差外,其他染料脫色率都在90%以上。
3.電解法
借助于外加電流的作用產生化學反應,把電能轉化成化學能的過程稱電解。利用電解的化學反應,使廢水的有害雜質轉化而被去除的方法稱為廢水電解處理法,簡稱電解法。
電解法以往多用于處理含氰、含鉻電鍍廢水,近年來才開始用于處理紡織印染廢水的治理,但尚缺乏成熟的經驗。研究表明,電解法的脫色效果顯著,對某些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硫化染料和分散染料印染廢水,脫色率可達90%以上,對酸性染料廢水脫色率達70%以上。電解法對于處理小水量的印染廢水,具有設備簡單、管理方便和效果較好的特點。固定床電解法在工程上也有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缺點是耗電較大、電極消耗較多,不適宜在水量較大時采用。電解法一般作為深度處理,設置在生物處理之后。其COD去除率為20%~50%,色度可以降到50倍以下。
當原廢水濃度低,僅用電解法已能達到排放標準時,可考慮只設置電解法處理設施。僅用電解法處理時,COD去除率為40%~75%。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