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紡紗是將纖維染成有色纖維,然后將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纖維經過充分混合后,紡織成具有獨特混色效果的紗線。色紡紗可以在同一根紗線上顯現出多種顏色,色彩豐富。柔韌度高,用色紡組成的面料具有朦朧的立體效果,可對棉、麻、毛、絲、化纖等多組分纖維的自由混紡,將傳統的紡織工藝產業鏈“紡一織一染”變成“染一紡一織”。目前色紡紗主要用來生產各種檔次的針織物。
我國棉色紡紗從2005年的17.52萬噸產量到2010年增加至31.40萬噸,預計到2013年達到45萬噸。江浙地區已有6O多家棉紡企業生產色紡紗線,生產規模與生產能力逐年上升,已占棉紡能力的1/3以上,山東地區近L年也開始啟動生產色紡紗。棉色紡紗出口量保持上升態勢,約占總產量的50%。為了提高色紡紗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目前已開發了純棉精梳彩色紗、純棉精梳色紡紗、特種纖維精梳彩色紗、滌棉色紡紗、純化纖紗與多組分化纖彩色紗等六大類系列產品。
生產色紡紗線有較強的產業優勢:
(1)產品的低成本,高附加值。紡紗前所用的纖維均通過散纖維染色或原液著色噴絲,染色纖維的混紡,色紗的合股,改變了織物成品的色彩:色紡減少了印染工序,減少了設備投入和用工,縮短工藝流程時間,降低生產成本,日產40噸色棉,年純利潤1500~1800萬元。
(2)產品品種多樣化。服裝面料由多組分纖維組合而成是一大趨勢,國外專家預測;多組合纖維紡織品的染色將成為制約染整生產企業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色紡紗線可以多種纖維、多種色彩紗的組合,解決了不同纖維交織或多組合纖維混紡染色的難題。
(3)清潔生產的節能減排。聚酯采用原液著色添加技術;天然纖維進行散纖維染色。從源頭上控制少排放、無排放,節能減排,落實了清潔生產是染整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
1節能減排的散纖維染色
雙組分纖維紡織品的色彩效果有四種:同色、留白、濃淡、異色。因三組分纖維組合、混合比例、纖維光澤、染色能、沾色等的復雜化,其染色和配色比雙組分纖維制品復雜得多,可獲得的染色色彩效果因以上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一般而言,同色效果的染色十分困難。
多組分纖維紡織品染色傳統加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纖維損傷、收縮及前處理的質量保證;染料在各纖維組分上的分配和沾色;不同種類的染料相互作用;配色、剝色、在線檢測與控制問題。這對于服裝面料要求多纖維、多色彩組合而言,傳統染色加工難度太大,而應用色紡加工則實現了改善織物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附加值,從源頭獲得節能減排的效果。
1.1聚酯纖維的原液著色在線添加技術的應用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