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投菌實驗 待已篩選出來的真菌B1、B2、B3、B4、B5培養3 d 后分別投入印染廢水中,進行COD測試實驗,觀察其COD降解情況。COD降解測量用重鉻酸鉀法進行。
重鉻酸鉀法:原理:在強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鉻酸鉀氧化水樣中還原性物質,過量的重鉻酸鉀以試亞鐵靈作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溶液回滴。根據用量算出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消耗的氧。取水樣20 mL(原樣或經稀釋)于錐形瓶中;加入HgSO4 0.4 g(消除Cl離子干擾)混勻;加入0.25 mol/L重鉻酸鉀10 mL 和沸石若干混勻接上回流裝置;從冷凝管上口加入AgSO4-H2SO4
溶液30 mL(催化劑)混勻;回流加熱2 h;冷卻30 min;從冷凝管上口加入80 mL水于反應液中;取下錐形瓶;加入鐵靈試劑3滴;此時溶液應呈黃色(即過量重鉻酸鉀中6價鉻顏色);用0.10 mol/L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 此時溶液顏色逐漸變成藍綠色(即6價鉻被亞鐵試劑還原成3價鉻的顏色);繼續滴定至溶液呈現紅棕色停止(此時水樣中重鉻酸鉀全部被還原亞鐵離子和亞鐵試劑產生紅棕色)記錄硫酸亞鐵銨溶液的用量VI
.jpg)
注:表中出現B1/4 d、B2/3 d、B3/3 d、B4/3 d中COD反彈現象,分析原因為由于重鉻酸鉀法測定COD的方法本身具有誤差,所以,在測定和計算中導致反彈現象出現,但對實驗影響不大。
mL;以蒸餾水為空白水樣,同上法測定硫酸亞鐵銨溶液的
用量V0mL。計算公式:COD =(V0-V1)×c×8×1000/V(1-1)。
3 結果與分析
3.1 實驗結果 原水樣COD值=2466mg/L。4d后所得被測定水樣COD降解率如表3所示。通過實驗發現B4降解COD效果最佳,所以,抽取B4號菌種作為定量測試菌種。投菌量分別為1、2、3、4、5 mL。1d后,所得數據見表4。變化曲線見圖2。
.jpg)
.jpg)
注:表4和圖2中出現4 d和5 dCOD反彈現象,經分析,為由于重鉻酸鉀法測定COD的方法本身具有誤差,所以,在測定和計算中導致反彈現象出現,但對實驗影響不大。
3.2 數據分析 通過表2、3和圖1,可以看出,真菌對印染廢水COD的降解具有明顯效果,并且,降解速度快,在1~2d內降解COD并趨于穩定,對印染廢水降解的效率極高。是其他處理效果無法達到的。根據表4和圖2,可以看出,隨著投菌量的增加,COD的降解率越來越高,并在3mL時達到穩定。說明真菌在處理廢水過程中,不會像細菌一樣,在投菌量達到一定值時會出現因營養素匱乏而導致的COD降解率低下,在這些方面都是優于其他微生物的。通過實驗,不難看出,真菌對印染廢水的處理具有光譜性和針對性,對印染廢水的處理具有較高的效率,真菌的COD降解率可以達到60.0%~70.0%,而細菌,COD的降解率只有40.0%左右,所以真菌在微生物處理廢水中有著領先作用。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