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n(Si):n(re)分別為2:1、1:1、1:2;PFSS的堿化度分別為1、1.5和2;PFS的pH值分別為1、2和3;PS的活化時問分別為0.5、1.5和3h,作為考察因素,采用L。(3)正交試驗。
1.3殼聚糖絮凝劑添加液的制備
稱取1g殼聚糖,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及0.01L冰乙酸,在室溫下用磁力攪拌器攪拌約2h,配制成1g/L的殼聚糖溶液。
1.4試驗水質
模擬廢水:用自來水配制出質量濃度為1g/L的硅藻土溶液,強烈攪拌均勻。水質指標為pH=8.43;電導率0.37×10IxS·em;濁度52NTU。
城市廢水水樣取自蘭州市安寧區污水處理池,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的體積比約為8:2,外觀為灰綠色渾濁懸浮液,pH:8.49;電導率0.78×10IxS·em;濁度190NTU,色度1320.8,COD247.7mg/L。
1.5應用試驗
采用燒杯試驗法對城市廢水進行絮凝試驗。取0.5L水樣于燒杯中,依次取不同量的PFSS分別投加于0.5L水樣中,并快速攪拌1min(280r/min),然后按不同比例投加殼聚糖溶液,攪拌轉速降至60r/min,攪拌約10min,靜沉15min,用移液管在液面下2cm處取上清液,進行分析測試。
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COD值,GB13200—91分光光度法測定試樣濁度,液體色度計測定色度。去除率=(A1一A。)/A。×100%,式中,A。和。分別為水樣處理前后的濁度或色度或COD值。
選擇PFSS與CTS的質量比分別為10:1、5:1和1:1;投加量(mg/L)分別為5+1、20+4和30+6;水樣的pH值分別為1.94、6和11.43;沉降時問(min)分別為5、15和30,作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試驗。
2結果與討論
2.1PFSS的紅外光譜圖及分析
.jpg)
2.3影響PFSS-CTS處理城市廢水的因素
2.3.1 PFSS和CTS的質量比對絮凝效果的影響采用最佳條件下合成的復合絮凝劑PFSS與CTS的質量比對絮凝效果的影響如圖4所示。從圖4可以看出,PFSS與CTS質量比為5:1時,先加入PFSS,攪拌后再加入CTS絮凝效果最佳,除濁率為89.20%,除色率為87.31%,COD的去除率為61.22%。此時PFSS與CTS有最佳的協同作用。若先加入CTS,后加入PFSS,其濁度、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別降低0.22%、0.14%和7.48%??赡苁且驗橛袡C高分子絮凝劑在沉降過程中的“卷掃”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2種絮凝劑的協同作用較差。若PFSS與CTS同時加入,其濁度、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別平均降低5.27%、21.91%和8.83%,尤其是CTS良好的脫色性能沒有充分地發揮¨,因為PFSS的一些中問態如[re(OH)(H0)一]和[ICe(OH)]一等易與CTS發生絮凝作用。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