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真菌:白腐真菌對環境中各種有毒難降解異生物質具有廣譜、高效、低耗、適用性強的生物降解能力.它通過自身分泌的特殊降解酶系或其他機制,將各種染料降解脫色,許多白腐真菌對染料有廣譜的脫色降解能力.朱勇等[25]用合體式及分體式白腐真菌膜生物反應器,研究非滅菌環境下對活性艷紅染料廢水的脫色效果.結果表明:白腐真菌膜生物反應器能夠有效降解活性艷紅染料,起始階段兩個反應器的脫色率上升迅速,ρ(染料)=50 mg/L時,1 d的脫色率可達65%左右,4 d的脫色率高于80%,脫色率隨廢水質量濃度的增高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藻類:藻類對染料的降解取決于染料的結構特征、藻類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環境因素,降解方式是偶氮雙鍵斷裂生成芳香胺.E.Acuner等[26]研究了小球藻對偶氮染料Tectilon Yellow 2G的降解作用,結果表明:小球藻馴化前,COD去除率分別為69%、66%和63%;而該小球藻馴化后,COD去除率分別增至88%、87%和88%.經紫外-可見光譜掃描圖和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
未經馴化的小球藻處理后染料轉化的終產物為苯胺;而經馴化后小球藻處理后的染料溶液檢測不到苯胺.可見未馴化的小球藻對染料的脫色機理是生物轉化,而馴化后的小球藻是生物降解.
2.2固定化技術
固定化技術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將游離的酶及微生物固定在限定的空間區域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復利用的一項技術,其對印染廢水的處理有促進作用.HEFang等[27]用8株高效脫色菌,研究了懸浮和固定化(PVA為載體)高效脫色菌對偶氮染料4BS的降解,結果表明:在pH為5~8、25~40℃及高溶解氧振蕩培養下,該染料的脫色效果最好,染料質量濃度1 000mg/L時,脫色速率為81.25 mg/(L·h-1),且固定化后脫色效果更好.趙林果等[28]采用自制復合型載體丙烯酸酯類聚合物固定的漆酶對染料酸性紫進行脫色處理,結果表明:在適宜條件下反應4 h,染料酸性紫脫色率達到98.5%.重復分批使用固定化漆酶處理染料酸性紫8批次后,脫色率仍然能保持在90%以上,其催化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3展望
綜觀我國印染行業廢水治理技術的現狀,盡管經過多年努力,已取得一些實用技術,解決了不少問題,但仍沒有實質性的突破,特別是產品結構及工廠布局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加重了廢水治理的難度.因此,解決印染廢水處理問題的根本出路需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3.1工藝的合理組合
單純的物化法和生物法從經濟性、技術性、實用性方面都各存在一定的缺陷.物化法應用范圍狹窄,運行費用較高,生物法存在色度和COD脫除效率不高且反應時間長的缺點.故開發以厭氧-好氧聯用為軸心、與物化法結合的混合多級處理工藝,才能更好地控制印染廢水的危害.但如此多的處理方法及工藝,如何合理地組合它們至關重要.
對于處理工藝的選擇應該做到:對癥下藥,選準工藝.在我國僅憑“印染”兩個字就選工藝、選流程,并且做出工程來的例子很多.但印染污水成分非常復雜,而且會因不同工藝和不同時間而變化,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種污水.因此,企業不僅要充分了解其生產工藝和廢水水質,根據棉紡、毛紡、絲綢和麻紡等印染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水質特點,制定合適的廢水處理工藝,而且還要反復測定水質,完成小試后,才能確定工藝參數.最后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選擇出最優化處理技術,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處理效率不斷提高,有效降低處理成本.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