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絮凝劑的定義目前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根據膠體粒子聚集過程的不同階段,即膠粒表面改性(靜電中和)及膠粒的粘連,將主要是膠粒表面改性或由于壓縮雙電層而產生脫穩作用的藥品稱為凝聚劑;而將主要使脫穩后的膠粒通過粒間搭橋和卷掃作用粘結在一起的稱為絮凝劑。其二,把凝聚劑和絮凝劑兩者當作同義語,不加區分互相通用。本文基本上采用后一種涵義[1]。
實驗部分
1.1 儀器與試劑
儀器:MY3000-6A-2混凝試驗攪拌儀
722-s可見光柵分光光度計
pHS-3C精密pH計
調節式萬用電爐
BS 210 S分析天平
500mL全玻璃回流裝置。
試劑:98%的濃硫酸,硫酸銀,硫酸鋁,硅藻土,蒸餾水,重鉻酸鉀標準液(CK2Cr2O7=0.25mol/L)試亞鐵靈指示液,硫酸亞鐵胺標準液[C(NH4)2Fe(SO4)2≈0.1mol]:
藥品:固體聚合氯化鋁,固體聚合氯化鐵,固體聚合硫酸鐵鋁,固體聚合氯化鋁鐵,均由××市××××有限公司提供。
本文研究的固體聚合氯化鋁絮凝劑,為淡黃色固體,其氧化鋁(Al2O3)的含量≥27.0%,鹽基度在45.0%~85.0%之間,水不溶物的含量≤3.0%,1%水溶液的pH值在3.5~5.0之間。
以上所用藥品均為分析純級別。
印染廢水水樣由××市××印染廠提供。
1.2 分析內容與方法
1.2.1 分析內容
1.2.1.1 研究聚合氯化鋁對印染廢水的絮凝效果,找出最佳加入量與最佳pH值,并討論它們對聚合氯化鋁絮凝效果的影響。
1.2.1.2 探討攪拌強度、攪拌時間、沉降時間對聚合氯化鋁絮凝效果的影響。
1.2.1.3 比較聚合氯化鋁和硫酸鋁對印染廢水的絮凝效果。
1.2.1.4 比較聚合氯化鋁對不同廢水的絮凝效果。
1.2.1.5 比較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鐵、聚合硫酸鐵鋁、聚合氯化鋁鐵對印染廢水的絮凝效果。
1.2.1.6 通過試驗,列表作圖對比結果,得出論文');">論文結論。
1.2.2 分析方法
表1 分析方法
.jpg)
濁度—吸光度線性回歸標準曲線:
濁度 = 吸光度*384.3941-13.0627,r= 0.9930
1.3 印染廢水水質分析
顏色:藍紫色;pH:7.86;CODCr:415.7mg/L;濁度:436.2 NTU
2 結果與討論
2.1 PAC加入量對CODCr、濁度去除率的影響
分別量取六份200mL水樣于干凈的燒杯中,各加入0.025、0.05、0.075、0.1、0.125、0.15g PAC絮凝劑,先以150r/min的攪拌強度作用1min,然后以50r/min的攪拌強度作用10min,在沉降20min的條件下,取上層清液,考察PAC加入量對CODCr、濁度去除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2、圖2、圖3所示。
表3 PAC加入量對CODCr、濁度去除率的影響
.jpg)
.jpg)
.jpg)
圖2 PAC加入量對CODCr去除率的影響 圖3 PAC加入量對濁度去除率的影響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