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具有色度大、堿性大、成分復雜、有機污染物含量高等特點,是我國主要的難處理工業廢水之一特別是色度的去除一直是印染廢水治理的難點.[1]印染廢水的主要處理方法有中和法、混凝法、氧化法、吸附法、膜法等.[2]噪用混凝法處理印染廢水具有投資費用低、設備簡單、操作管理方便等特點,是目前印染廢水處理行之有效的方法.[3-6]
傳統鋁系混凝劑的絮體沉降慢,對低溫、低濁水處理效果不佳,往往要通過改性來提高其混凝性能.[7-8]在我國,鋁鐵復合(或共聚)作為鋁基混凝劑改性研究已有10多年,研究多集中在使用Fe3+進行改性[9-11],其中報道最多的是聚合氯化鋁鐵——CPAF(Fe3+).但是,由于Fe3+和Al3+在水解速率和結構上的差異(Fe3+和Al3+)的離子勢相差比較大),導致CPAF(Fe3+)的共聚性能不是太好,且Fe3+,的殘余色度很大,使得CPAF(Fe3+)不能廣泛應用于印染廢水,這就促使了新型混凝劑的快速發展.本文根據金屬離子水解產生的金屬配離子單體的配位聚合能力取決于其離子勢(Fe離子勢為58.3,Fe2+離子勢為41.9,Al3+的離子勢為31[121)假說[13],首次采用離子勢相近的Al3+、Fe3+進行聚合,以不含其他重金屬的鋼鐵鹽酸酸洗廢液和氯化鋁為原料,制備了一系列聚合氯化鋁亞鐵混凝劑CPAF(Fe2+).通過CPAF(Fe3+)處理高嶺土模擬水樣的正交試驗確定最佳的工藝條件,探討了CPAF(Fe3+)濃度及pH對印染廢水混凝效果的影響,并將CPAF(Fe3+)與其他混凝劑[CPAF(Fe3+)和PAC]對印染廢水的脫色效果進行對比.
1試驗
1.1材料
鋼鐵鹽酸酸洗廢液(咸陽石油鋼管鋼繩廠),高嶺土(工業品),氯化鋁、無水碳酸鈉等(分析純),CPAF(Fe3+)(自制),PAC[w(Al2:03)=26.5%,工業品】.印染廢水減陽3530印染廠,pH=11.2,COD1100mgm,濁度655.96NTU,色度640倍).
1.2CPAF(Fe2+)的制備
在酸洗廢液中加入足量鋼鐵屑和適量炭粉(組Fe-C微小原電池,加速鹽酸的消耗及催化作用),充反應后過濾[w(Fe)=12.5%,w(HCl)=3%~5%],將濾液成2.0mmol/L儲備液.取一定量儲備液和AlCl3·6H2O溶液(2.0mmol/L),充分反應后,取樣進行水解堿化測定.同時在強烈攪拌下定量緩慢滴加NaCO。溶液mol/L)至表觀堿化度分別為1.5、2.0、2.5,補水到一定體積,陳化24h,即得到不同堿化度的CPAF(Fe2+).
1.3應用
在自制Gator杯(10cmxl0cmx20am1中加入染廢水,快速攪拌(200r/min)下投加混凝劑1min后慢速攪拌(30~50r/min)反應10min,靜置30min,取層清液測定相關水質指標.
1.4水質指標測定
濁度、色度、COD等測定見參考文獻[14].
2結果與討論
2.1正交試驗(高嶺土模擬水樣)
由表1可知,極差主次順序n(Al3+):n(Fe2+)>堿化度>pH>[CPAF(Fe)]濃度,其中n(Al3+):(Fe3+)、堿化度極差較大,說明它們對濁度去除率有較大影響.較好的工藝條件為n(Al3+):(Fe3+)=9:1,堿化度=2.0.
.jpg)
2.2影響印染廢水濁度去除率、色度去除率的因素
2.2.1CPAF(Fe2~)濃度
由圖1可看出,在開始階段,濁度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均隨著CPAF(Fe3+)濃度的增加而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mmol/L時,濁度和色度去除效果均達到最高,分別為92.1%、88.23%;>2.0mmol/L時,隨著濃度的增加,濁度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逐步下降.可能原因是過量投加混凝劑引起過量吸附,且攪拌使膠體粒子的電性發生了逆轉,產生再穩現象.混凝實踐中,對濃度測試的目的就在于此,過量混凝劑可能造成處理效果不好.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