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張力墊圈不致失落和便于更換,在芯軸2的上端裝有彈簧控制桿5,更換張力墊圈時,可將控制桿向上抬起并轉過90°,由于其上銷釘及彈簧7的作用,將控制桿緊壓于另一側,因此可從芯軸2上取出張力墊圈進行調換,更換結束后將控制桿再抬起轉回90°,復位到原來位置壓在芯軸上,防止張力墊圈跳出。
絡筒時,依據上張力盤及張力墊圈的重量大小來控制紗線的張力。在保證筒子成形良好的前提下,紗線張力應盡量小,以免損傷紗線的彈性和強力。如果張力過大,會使紗線伸長,失去彈性且增加織造斷頭;如張力過小,做成的筒子松弛,斷頭時紗頭易嵌入紗層里面,接頭時尋頭困難,而且在后道工序退繞時可能造成紗圈成疊脫落。
(三)、清紗裝置
清紗裝置有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常用的機械式清紗裝置有清紗板式和梳針式等。絡筒機上常采用電子式清紗器,電子清紗器按檢測方式不同可分為光電式和電容式兩種。光電式檢測紗疵側面的投影,較接近視覺,檢測訊號與纖維種類的回潮率無關。檢測頭由光源、光敏接收器、光學系統組成。紗線通過時,若直徑變化,則光敏接受器輸出的訊號亦相應起變化,此訊號經放大輸送給紗疵識別電路,如果紗疵大小達到清除要求,則驅動電路推動剪刀切斷紗線,但對扁平狀紗疵可能漏切。電容式檢測單位長度紗線的質量,檢測訊號與纖維種類和回潮率變化有關。檢測頭是兩塊金屬板組成的空氣電容器,紗線通過時若質量變化,則調制了振蕩器的幅度,該訊號經放大輸送給紗疵識別電路,如果紗疵達到切除程度,則紗線被剪刀切斷,對扁平狀紗疵漏切的可能性較少。這兩種電子清紗器的主要區別在于檢測機構的轉換特性,光電式檢測器在紗線通過時產生的電訊號與紗線直徑成比例,電容式檢測器在紗線通過時產生的電訊號與紗線短片段的質量成正比。
三、精密卷繞并紗機
(一).精密卷繞并紗機的工藝流程圖8—2—3為精密卷繞并紗機工藝過程,喂人單紗筒子1放在擱架上,在紗筒之間有隔紗器。紗線由筒子退繞后,經過氣圈控制器2、導紗器3,穿過機械式預清紗器4、紗線張力裝置6、斷頭探測器5、切紗與夾紗裝置7,由支撐羅拉10支撐,并由導紗裝置8導向卷繞成精密筒子9。
紗線通道呈一條直線,即張力裝置、切紗與夾紗裝置、導紗裝置與卷繞位置呈一直線。絡紗機上的紗管應平行接觸在支撐羅拉上,導紗裝置也必須與支撐羅拉平行。
(二)精密卷繞并紗機技術特點精密卷繞并紗機,普遍采用定長(定徑)自停、空氣打結、變頻電動機直接傳動、變頻防疊、精密卷繞等技術,使并紗質量達到較高的水平。
精密卷繞并紗機的每個錠子上均裝有定長(定徑)裝置,當卷繞至一定長度(直徑)時,傳感器發出信號,紗被切斷并被夾紗裝置夾持保留。卷繞筒管被剎停后抬起,信號燈發出指示信號,擋車工落筒子。
由于并紗機一般以筒子喂入,且卷繞張力較小,故在并紗機上出現的斷頭較絡筒機少,需要打結的機會也較少,所以,在并紗機上一般只配備可移動的空氣捻接器。該捻接器安裝在軌道上,沿機器長度方向可以移動,壓縮空氣通過管道供給捻接器,需要接頭時,由擋車工將捻接器移動至需要接頭的錠位即可操作。一般20~40錠配備一只空氣捻接器。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