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紗支
我們采用的紗支比國外的細,國外常用的為300~500旦,而我們只有300旦,紗線本身剛度差,這可能是達不到國外同類織物硬度的重要原因。
5.2 織造的影響
由于采用的為消極式送經裝置,因此在織造時,紗線變力較大,纖維大分子受力后會發生伸直,或發生分子的相對移動,從而改變了原有的結構狀態,結晶區發生了微小變化,下機后用溢流染色機染色是在松式狀態下進行的,從而織造時內應力消除,大分子發生卷曲,縮率增加,網眼形狀變小,這樣對后面的上樹脂、拉幅定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由于織造的原因,使織物的縮率增加,當然,該組織引起的縮率較大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從這里我們也看出消極式送經對染色整理工藝的影響。
5.3 樹脂濃度與成分
為達到增加織物硬度的目的:我們必然想到采用增加樹脂濃度的方法。其實,這并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樹脂的成膜力強,當濃度很高時,形成的膠層很厚,完全包裹在織物的表面,這樣不僅堵塞網孔,而且在后道拉幅定形時,樹脂的受力較大,而纖維幾乎不受力。由于樹脂膜的脆性大,在受力大時會發生脆裂,且分布是不均勻的,這樣就形成網眼大小不均勻的布面效應。因此我們不能用太高的濃度,應使樹脂與織物纖維發生點片結合,可有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同時應采用混和樹脂。這種樹脂與纖維的結合以及成膜效果更好。
5.4 工藝流程
上述與樹脂整理配套的后整理工藝流程也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首先觀察一下滌綸網眼織物在各階段時的門幅變化情況(見表1)。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