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上述的儀器及測試方法能使試驗迅速進行,再加上測試條件的選擇能確保所測得的數據既可靠又可重現。
2.2.2 混凝土復合材料的承載效果測試
建筑用復合材料的應力 /應變行為不能夠簡單地由各組分的應力/應變行為來推算,因為不同組分之間的關系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于這類復合材料的性能測試既要考慮到各組分的性能,又要考慮到各組分之間的關系。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有關預測復合材料性能的著作或論文發表,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的方向。
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通過圖 6所示的試驗設備進行了復合材料應力/應變行為的測試。對承載區內試樣的外形沒有規定,這樣在制作試樣時很方便,試樣被設計成以縱向由外部依次進入承載區、載荷分布區和測試區。載荷分布區在承載區和測試區之間,它能夠使載荷均勻地分布到試樣的橫截面上。這樣就能保證載荷從試驗一開始就均勻地分布在試樣的截面上。經編增強混凝土試樣在受到單向拉伸載荷作用時,其受力行為并不是線性變化的,在應力 /應變曲線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個不同的區域(圖7)。根據應力/應變曲線可知,復合材料在一定應力范圍內(臨界值為 σ )應變非常小,而一旦超過這個臨界值,則應變變大,當達到一定應力( χσ )之后,應變又有回落。通過這個實驗可以看出經編增強結構的混凝土復合材料具有適合于建筑材料的應力 /應變特性。
2.3 經編增強混凝土材料的構造
在研究開發過程中,一種比較理想的混凝土材料構造如圖 8所示。雖然成品的結構由于它們不同的用途而外表不同,但其內部的各個層次一樣。在板材實際使用之前,對 2.5m × 1.5m 的建筑構件進行實驗,結果表明經過經編結構增強后的材料承載能力非常優異。在生產過程中,每個建筑構件中使用的增強紡織品的總量大約是 15m2 。
.gif)
經編增強混凝土材料給建筑帶來了便利,并提供了許多的優異性能。它們使承載部件重量降低,減少了運輸和安裝的費用,并為設計建筑物的外觀拓寬了思路。
3. 建筑用經編增強蓬蓋復合材料
將經編雙(多)軸向增強織物 采用涂層、貼合或壓延工藝使基質材料與增強材料結合在一起即可以生產建筑用經編增強蓬蓋復合材料。蓬蓋材料是產業用紡織品中傳統的大類產品,在建筑行業中,大量用于永久性或臨時性建筑物的屋頂材料。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游覽區的開發和大型現代建筑物的興建,屋頂蓬蓋材料的需求量呈不斷增長的趨勢。
3.1 經編增強蓬蓋材料中增強織物的原料和結構
經編增強蓬蓋復合材料對增強結構材料有較大的強度要求。因此,作為增強材料的原料也有強度、尺寸穩定性、耐候性、耐水性、阻燃性、可織性和成本等幾個方面的要求。由于高強滌綸和玻璃纖維在作為增強材料的原料時有獨特的優點,因此目前及今后的蓬蓋復合材料將大多采用高強低縮滌綸和無堿玻璃纖維。一般而言, 大型永久性屋頂材料一般都采用玻璃纖維增強材料,經過聚四氟乙烯涂層整理而成,我們一般稱這種材料為膜結構屋頂材料。
在織造技術方面,經編增強蓬蓋材料一般使用雙(多)軸向結構,織物的懸垂性能由線圈系統根據襯緯結構進行調節,變形能力可通過加大線圈和降低組織密度來增加,如果在經編雙軸向織物的基礎上,再襯入 45°的紗線,織物的剪切性能就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