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多年內,移植用生物紡織品在組織工程這個新興領域的應用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在外科手術中,活體移植器官嚴重缺乏、價格昂貴,而且存在強烈的異體排斥作用,即排異。 在過去的 5 年內,有 10 000 多需要各種組織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中死亡 [1] 。因此, 移植用紡織品在醫療領域的地位也顯得越來越重要。譬如,在 腹外 疝的修補手術中, 使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修補疝已成為國際上腹外疝修補的主要術式。
腹外疝是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腹外疝修補術經歷了有張力修補、低張力修補及現代的無張力修補 [2] 。傳統的腹外疝修補術都是有張力修補,即將組織與組織縫合在一起。 因為這些組織通常不在相同的位置,因此 組織與組織的 縫合會在組織中產生張力 ,且不符合解剖生理,故導致手術后 5 年復發率高達 10% ~ 15% 。而使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修補疝的無張力修補術真正解決了張力問題,現已成為國際上腹外疝修補的主要術式。據報道,采用該術式術后復發率原發性疝為 0.1% ,復發性疝為 2% [2] 。
在疝修補手術以及其它腹壁缺損的修補手術中,聚丙烯單絲網是目前首選的修補材料 [2 , 3] 。另外有報道說, 聚丙烯單絲網在腎固定術 [4] 和糾正輕、中度乳房下垂的手術 [5] 中也得到了應用。但是,目前市場上的聚丙烯單絲網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卷邊 [6 , 7] 、熱收縮 [8] 、手感太硬等缺點。因此,我們 試織了經編聚丙烯單絲網,對試織的經編聚丙烯單絲 網進行了熱 定形整理,并對其物理性能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1 疝修補網的性能要求
移植用紡織品必須滿足特定的生物學性能和醫療功能性。生物學性能包括無毒性、可消毒性、血液相容性、生物學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或不可吸收性等。作為移植用修補材料,疝修補網的醫療功能性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 )具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抵抗機械應力,在健康組織沒有完全形成之前要能夠承受腹腔內的壓強;
( 2 )具有合適的孔隙大小、合理的孔隙分布以及較大的孔隙率,便于組織黏附、爬行和生長;
( 3 )纖維之間微小空間的任何一維的尺寸要在 10 μ m 以上,防止細菌躲藏滋生,避免因使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而引起的感染;
( 4 )植入人體后能夠保持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即不能發生收縮和變形;
( 5 )結構穩定,便于裁剪成需要的形狀而不脫散,便于與組織縫合;
( 6 )手感柔軟,便于成型、增加手術的可操作性、降低病人的不適感、提高手術的效果。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