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小浴比染色設備浴比可達(1:4)~(1:6),不僅節省染料和助劑,還可減少廢水排放量和染 料的殘留量,可節省染化料3O%,節省用水量40%[2 。有學者研究利用超聲波染色\可在低溫短時間內提高染料的上染率,節約能源。 采用多官能團活性染料對纖維素纖維進行問歇 式染色,固色率可達90% ;間歇式分散和活性染料 染黑色滌/棉混紡織物,可大大降低整個染色時間和 能源消耗;對滌/棉混紡織物采取連續染色,能源、 水、化學品消耗量可降低50%甚至更多[3 。 清潔生產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水、 染化料及能源的消耗,無水染色技術使其成為可能。 非水或無水染色是清潔染色的重要方法。近年來, 應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染色介質,染色不用水,染 后一般情況下不經水洗或輕度水洗,二氧化碳可反 復利用。此法具有不用水、無污染、染色時間短、能 耗少、殘留染料可回收利用的優點,是未來染色發展 的一個方向。
目前,冷染技術在歐洲是節能、高上染率、污水 色度低的成熟工藝。國內也有廠家采用,取得不錯 的效果?;钚匀玖先纠w維素纖維可采用冷軋堆染 色;采用助劑增溶染色,也可以降低分散、酸性等染 料的染色溫度。近年來發展的微膠囊清潔染色新技 術正在應用于分散染料的染色,染色廠的水污染將 大為減輕,徹底去除了繁重的后水洗工藝[3引。 減少混紡布料染色時間,將不同纖維的染色工 序結合在一起,或開發利用可染2種不同的纖維染 料,既省時又降低能耗和水耗。在工藝改進方面,盡 量采用先進的連續式漂染工藝代替傳統的分批式 方法。
2.3印花過程
印花糊料的污染比較嚴重。目前一些新型糊料 主要是通過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進行改性和利用石 油化工原料合成而得到。這些新型的糊料用量低, 易于回收和凈化。涂料印花工藝流程短,不需水洗, 符合生態學原則,應積極開發新型涂料、無害黏合劑 及高效增稠劑,解決手感、牢度和鮮艷度問題。
近年來,印花技術發展很快,數字噴墨印花、轉 移印花、電子照相印花等綠色印花工藝取得不斷發 展。數字噴墨印花可以節省一定的用水量,是符合 清潔生產要求的生產工藝。轉移印花在生產過程中 做到無水或少水印花。天然纖維織物轉移印花耗水量僅為傳統印花的1/10。在印花后不必蒸化或 再焙烘,可節約大量水資源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但需要使用大量的轉移紙,這些轉移紙使用后很難 再利用。北京服裝學院的研究者提出了用鋁箔替代 轉移紙的方法。鋁箔可以重復利用。以金屬箔替代 熱轉移印花紙不但可免除因造紙和廢紙再生造成的 耗水和廢水排放問題,而且還能大幅度降低印花生 產成本,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研究人員采用分散染 料微膠囊技術對轉移印花進行研究,此技術可以達 到多次轉印的目的[3 。轉移印花由熱轉移向冷轉 移方向發展,既節約能源,又有利于降低成本。上海 長勝紡織制品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了冷轉移技 術[35],節省能源高達65% ,可以節省2/3的用水量,排放水中不含尿素,完全符合《印染行業廢水污 染防治技術政策》的要求。中國國內首個“無水印花 技術”在江陰雪豹精細化工研究所已成功研發,新技 術攻克了纖維織物熱升華轉移印花技術的難題,節 約熱能且無廢水排出。光電成像印花雖然還未能 工業化應用,但它是一種效率極高的“綠色”印花技 術,是很有前途的生態印花技術。
2.4后整理過程
后整理過程中可采用以下措施來實施清潔生 產:充分利用軋光、軋紋、電光、軋花、磨毛、柔軟、預 縮、起絨等機械整理。例如:新開發的柔軟整理技 術[3 ,它是將多種物理機械作用,如氣流傳導膨化、 機械揉搓拍打等手段融合在一起對織物進行加工的 方法。整理后的織物手感柔軟豐滿、滑爽蓬松、結構 活絡。在加工中減少了化學物品的使用,使得織物 纖維受損減小,對人體和環境的損害降低。利用物 理化學方法,如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可獲得減量柔 軟,改善吸濕性和合成纖維的抗靜電性,改善纖維的 光澤,增加纖維間的抱合力等效果。采用生物酶進 行纖維素纖維及蛋白質纖維紡織品的拋光、柔軟整 理,以及苧麻等紡織品的改善刺癢等。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