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印染行業是我國排放工業廢水量較大的部門之一,年排放廢水9億多噸,位居工業廢水“排行榜”第六位。其主要污染物有染料、漿料、助劑、纖維雜質、油劑、酸堿以及無機鹽等,特點是廢水量大、有機物濃度高、水質復雜、色度高、毒性大、難生化降解、水質變化快而無規律、污染嚴重,其殘存的染料組分即使濃度很低,也會造成水體透光率降低,破壞生態環境[1]。
絮凝沉降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廢水處理方法,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占主要地位。但市售的多種絮凝劑對染料廢水的處理效果均不理想,普遍存在投藥量大而色度和COD去除率低的問題。
本項目針對印染廢水的特點,制備了聚硅酸鎂-活化粉煤灰復合絮凝體系,用于處理上海某印染廠的廢水,并與市售聚合氯化鋁進行比較。
1 試驗
1.1 試劑及主要儀器
試劑 硫酸肼,六次甲基四胺,濃硫酸,硅酸鈉,氫氧化鈉,氯化鎂,重鉻酸鉀,硫酸亞鐵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活化粉煤灰(自制)[2],聚乙烯醇硫酸酯鉀(自制)。
儀器 79HW-1型恒溫磁力攪拌器, 7530G型分光光度計, SC2000-6智能型混凝試驗攪拌機,分析天平,馬弗爐, pH計等。
1.2 試驗方法
1. 2. 1 聚硅酸鎂絮凝劑的制備
取1∶1 H2SO430 mL于燒杯中,在磁力攪拌下加入10%的硅酸鈉至pH值為1~2,記錄硅酸鈉體積用量(V=1 mL,以便重復試驗),反應1 h后,按設定的Mg/Si摩爾比,加入一定量氯化鎂,維持pH值為1~2,攪拌30 min,即得產品。同時,為增加其穩定性,可加入少量有機物添加劑[3]。
1. 2. 2 絮凝效果試驗
(1)脫色率的測定
分別將500 mL廢水置于燒杯中,以120 r/min的速度攪拌,加入一定量藥劑,繼續攪拌2 min,慢速(60 r/min)再攪拌3 min,靜置20 min,取上層清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濁度和色度[4]。
在染料最大吸收波長下(試驗測得染料廢水的最大吸收波長為650 nm),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水樣的吸光度。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