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色率=(C0-C1)/C0x100%
式中:C0一活性艷紅初始質量濃度,mg/L;
C1——處理后活性艷紅質量濃度,mg/L。
1.5沉降性能測定
用沉降時間表征沉降快慢沉降時間是指攪拌停止后.污泥和液面之間形成明顯的分界面所需時間。絮體的緊密程度用污泥沉降比表征。將反應懸濁液倒入250mL量筒中靜置1h.測得污泥體積與原渾濁液體積之比即為沉降比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藥劑的脫色效果
將改性硅藻土、PAC及PAC+改性硅藻土復合絮凝劑(PAC與改性硅藻土質量比為5:1)各0.5g分別投加到200mL質量濃度為70mg/L、pH為9.7的活性艷紅溶液中.以250r/min的速度攪拌45min,靜置1h后取上清液測其濃度不同藥劑的脫色效果見表1
.png)
由表1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復合絮凝劑的處理效果最好,PAC次之.改性硅藻土最差.沉降效果也依此順序下降。由于改性硅藻土吸附容量有限,加之呈粉體狀.不易固液分離.導致其脫色率較小。
硅藻土和PAC復配使用.由于硅藻土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可吸附活性艷紅分子,也可作為PAC絮凝的“核”進而發生架橋吸附.同時硅藻土結構中的硅醇基水解致使表面帶負電荷[引.對PAC具有電中和脫穩作用,因此處理后上清液清亮透明,沒有硅藻土懸浮微粒,生成的絮體較大,沉降性能大大改善。
2.2PAC與改性硅藻土配比的影響
將PAC與改性硅藻土以不同質量比混合研磨制得的復合絮凝劑0.5g投加到200mL質量濃度為100mg/L、pH為9.7的活性艷紅溶液中,以50r/min的速度攪拌15min。靜置1h后取上清液測其濃度。PAC與改性硅藻土配比對處理效果的影響見圖1
.pn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