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印花染整行業是工業廢水排放大戶,不但耗水量大,而且廢水色度高,成分復雜,具有較大的生物毒性。廢水的顏色和主要污染來源于未上染和被水洗下來的染料,因此染色廢水脫色的關鍵就是分解或去除這些染料。我國是印染大國,2006 年底,全國印染布年產量達到40 × 109 m,超過世界總量的30%。紡織印染廢水居全國工業部門廢水排放量的第6 位,COD 排放量的第4 位,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還可能通過食物鏈, 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健康,同時,印染廢水回用率低、水資源消耗大,已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
染色廢水是印染廢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廢水水量較大,水質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 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COD 高、BOD/COD 低, 而且色度高、組分復雜,含有毒性含有染料、無機鹽、漿料和表面活性劑等, 如能將染色廢水處理后回用于生產,對于實現印染行業的清潔生產、減輕污染、節約水資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吸附、絮凝等傳統染色廢水處理技術相比,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膜分離法染色廢水處理技術,因其對雜質的去除效率高、產水水質好、無二次污染、可靠性高、運行簡易等優點,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但是采用超濾+ 納濾處理染色廢水的相關研究鮮見報道。本文采用超濾+ 納濾處理工藝處理不同高鹽廢水,得出了相關結論,為處理高鹽染色廢水提供實際,對于改善印染企業生產環境以及降低生產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廢水樣品采集:
(1)第一類廢水:試驗廢水為蘇州俐馬公司棉染過程中產生的前道漂洗廢水。其生產工藝主要為活性染料染色,其中主要含鹽助劑以氯化鈉為主,兼有少量次氯酸鈉和小蘇打(碳酸氫鈉)。
(2)第二類廢水:試驗廢水取自浙江雄峰集團的浙江昌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試驗進水為染缸廢水和第一道漂洗廢水的混合液約250 L,混合比為5 ∶2,試驗超濾進水250 L 左右,納濾進料80 L 左右。
(3)第三類廢水:在上述第二種廢水中加入H2SO4 調節pH 值至6.34,廢水中出現沉淀,經過濾去除沉淀后的廢水。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