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紅 劉 陽 蔣書俠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邯鄲圣綿紡織有限公司)
摘要: 探討JC 7.3 tex賽絡紗的生產工藝及成紗質量的綜合評價方法。通過正確選配原料,前紡工序合理配置工藝參數(shù),細紗工序采用賽絡紡技術,并對喇叭口間距和細紗捻系數(shù)進行試驗優(yōu)選,同時對試驗結果采用模糊決策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定,最終優(yōu)選出喇叭口間距2.5 mill,細紗捻系數(shù)393的紡紗工藝。認為.通過合理配置并優(yōu)化有關工藝,紡制出的特細號賽絡紗可以滿足高檔織物對噴氣用紗的質量要求;在多指標試驗方案中,運用加權Borda數(shù)法對紗線性能進行模糊決策分析,有助于根據(jù)紡紗用途優(yōu)選出較優(yōu)方案。
關鍵詞: 賽絡紗;粗紗間距;細紗捻系數(shù);加權Borda數(shù)法;模糊決策;層次分析法
賽絡紡紗是在傳統(tǒng)環(huán)錠細紗機上實現(xiàn)的一種紡紗技術,賽絡紗的特點是毛羽少、外觀光潔、耐磨性好、手感柔軟。在噴氣織機上生產細號高密織物時,氣流引緯對原紗強力和毛羽要求較高。因此,利用表面光潔的細號賽絡紗生產高檔產品是很多紡織企業(yè)進行新產品研發(fā)的有效途徑。本文以JC 7.3 tex賽絡紗為例,介紹其紡制過程及對其成紗質量的綜合評價。
l原料性能及紡紗工藝流程
采用新疆長絨棉,品級2.6級,主體長度38.06 mm,品質長度41.23 lllm,細度0.16 dtex.成熟度系數(shù)1.93,回潮率6.65%,強力4.53 cN。
紡紗工藝流程:A002A型抓棉機→A035A型混開棉機→A035B型混開棉機→1031型豪豬開棉機→1061型配棉器→1071型成卷機→A181型梳棉機→D0/6型并條機→E2/4A型條卷機→E7/5型精梳機→FA305型并條機(兩道) →FA4l 1型粗紗機→1568B型細紗機?+奧托康納338型絡筒機。
2前紡主要工藝及質量指標
2.1開清棉工序
以“多松少打、減少纖維損傷”為原則,適當降低打手速度,注意調節(jié)各機件間的隔距。主要工藝參數(shù):棉卷設計定量380 g/m,抓棉機打手速度740 r/rain,混開棉機打手速度782 r/min,豪豬開棉機打手速度420 r/min,成卷機打手速度990 r/min。主要質量指標:棉卷實際定量383.4 g/m,實際棉卷長度37.31 m,棉卷重量不勻率1.12%,棉卷伸長率3.63%。
2.2梳棉工序
遵循“緊隔距、強梳理、多除雜、少損傷”的工藝原則。生條設計定量17.6 g/5 m,小漏底入口隔距0.1 mm,刺輥~給棉板隔距0.28 mm,刺輥~錫林間隔距0.13 mill,錫林~道夫間隔距0.13 mm,錫林~蓋板間隔距0.18 mm、0.15 mm、0.15 mm、0.15 tIlm、0.18 mm,刺輥速度836 r/min,錫林速度328 r/rain,道夫速度12.5 r/min,蓋板速度188mm/min。經測試,生條定量17.82 g/5 m,重量不勻率3.27%。
2.3精梳工序
精梳準備采用預并一條卷工藝,預并條并合數(shù)7根,設計定量19.5g/5 m;條卷并合數(shù)23根,小卷定量60g/m;精梳條定量17.60g/5 m,落棉率15%,給棉長度4.7 mm,錫林速度225鉗次/min。主要質量指標:精梳條實際定量16.54g/5 m,條干CV 3.92%,重量不勻率1.2%。
2.4并條工序
兩道并條采用順牽伸,頭并棉條定量14.0 g/5 m,并合數(shù)6根,總牽伸7.2l倍,后區(qū)牽伸1.46倍,喇叭口直徑2.6 cm;末并棉條定量11.8 g/5 m,并合數(shù)6根,總牽伸8.14倍,后區(qū)牽伸1.56倍,喇叭口直徑2.4 mm。兩道并條的羅拉隔距均為8 mm~18 mm,膠輥加壓均為196 N× 216 N×196 N。主要質量指標:熟條條干CV3.27%,重量不勻率0.63%。
2.5粗紗工序
遵循“輕定量、低速度、小張力、大粗紗捻系數(shù)”的工藝原則。粗紗定量2.0 g/lO m,前區(qū)牽伸7.836倍,后區(qū)牽伸1.248倍,粗紗捻系數(shù)105,集合器開口3mm×9mm,錠速900 r/min,膠輥壓力147 N×245 Nxl96 N×196 N。主要質量指標:粗紗重量不勻率1.02%,條干cv4.08%。
3賽絡紡工藝優(yōu)選
細紗機錠速13 800 r/min,鋼領直徑38 mm,鋼絲圈型號L型1I/0號,總牽伸62.70倍,后區(qū)牽伸1.35倍,鉗口隔距2.5 mm,羅拉加壓(雙錠)157 N×127 N×147 N。我們選擇對賽絡紡紗質量影響較大的喇叭口間距和細紗捻系數(shù)進行試驗優(yōu)選。
3.1試驗方案
以喇叭口間距和細紗捻系數(shù)為因子進行兩因子三水平正交試驗,喇叭口間距的三水平分別為2.5 mm、3.5 mm、5.5 mm;細紗捻系數(shù)三水平分別為393、407、382。試驗方案見表1。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