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色度不高,但CODCr很高,采用預氧化處理將消耗大量的氧化劑,因此采用如下處理流程:廢水過濾pH調節絮凝沉淀氧化出水。廢水經篩網過濾除去部分懸浮物,調節適宜的pH后進行絮凝沉淀,靜置10min后上清液進入氧化器進行氧化,放置4h后取樣分析。結果與討論二氧化氯具有強烈的氧化性,能氧化廢水中的染料和其他顯色物質,使廢水脫色。在水處理條件下(pH=7),ClO2氧化性略低于酸性條件下的氧化性。試驗中考察了反應時間、pH、溫度及氧化劑用量對脫色率的影響,分析了ClO2和O3在染料脫色方面的特點。試驗中的ClO2投加量未標明時均固定為30mg/L,染料濃度為30mg/L.反應時間對脫色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所示。可看出ClO2和各種染料的反應時間均十分迅速,和酸性媒介紅的反應在300s時即達96.3%,和羅丹明B反應900s時可達90%,只有偶氮砜偏慢,在1800s時脫色率才為74%.而隨著時間的延續,各種染料的脫色率均增大。
溫度對脫色率的影響不同溫度下ClO2與陽離子紅接觸2.5h后的脫色率如所示。試驗結果表明,50時ClO2與陽離子紅作用2.5h脫色率為23.1%,而9h后脫色率可達85.4%,較常溫下有大幅度提高,說明溫度升高有助于加快脫色反應速率。
ClO2投加量對脫色率的影響在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保持在32mg/L的條件下,改變B的溶液濃度,得到羅丹明B的脫色效果如所示。試驗結果表明,二氧化氯投加量的變化對脫色率的影響符合平衡原理,對于酸性、堿性、直接等易與其發生脫色反應的染料影響明顯,脫色率隨Cl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對于陽離子等不易脫色的染料影響甚微。pH值對脫色率的影響在染料濃度及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保持不變的的試驗條件下,調節溶液的pH值,得到羅丹明B在不同pH值條件下的脫色效果.結果表明,pH值對脫色率的影響與ClO2的氧化還原電勢一致,也說明了ClO2在低酸度下具有更強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