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運行效果分析
2005年8月竣工的天津田歌紡織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工程采用該預處理工藝處理印染廢水。其處理規模為4 500 m3/d,出水達到GB 4287-92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三時段之一級排放標準。該工程采用“生物吸附再生池+沉淀池+厭氧水解池+活性污泥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的工藝流程,連續運行一年來,出水排放始終達標,投加硫酸亞鐵(有效成分)的量僅約為60 mg/L。
根據該工程一年來運行的實際情況及其監測分析數據來看,采用生物吸附+化學混凝法作為在生化處理之前的預處理工藝可以起到比較好的處理效果,對于CODCr的去除率在40%左右,BOD5的去除率約為22%,SS的去除率約為48%。
2006年5月在廣東森洋環境保護工程設備公司進行了處理規模為7.2 m3/d的印染廢水的中試試驗。從中試的結果來看,以生物吸附再生+化學混凝法作為在生化處理之前的預處理工藝可以有效的降低有毒難降解污染物的濃度,對后繼的生化處理是非常有利的。
在整個中試運行的過程中,該系統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穩定,基本保持在35%~45%之間。在進水CODCr的濃度高達1 700 mg/L~1 800 mg/L時,其去除率仍可以達到36%;在進水濃度在1 000 mg/L時,其去除率可以達到45%;硫酸亞鐵(有效成分)的投加量在50 mg/L~60 mg/L之間。由此可見,該工藝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而由于混凝劑硫酸亞鐵的作用主要是強化沉淀脫色效果,因而其投加量可以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
經過生物吸附再生+化學混凝工藝的預處理,其去除效率如表1所示(2006年6月委托廣州市二輕系統環境監測站的中試監測數據)。

同時試驗了只單純投加硫酸亞鐵的混凝沉淀法的預處理工藝效果,其去除效率如表2所示。

從表1,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兩種預處理方法對于污染物的去除率比較接近,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對于CODCr和BOD5的去除,生物吸附+化學混凝法的效果略好;對于SS的去除,混凝沉淀法的效果略好。在達到基本一致的去除效果的前提下,生物吸附+化學混凝法的混凝劑硫酸亞鐵的投加量大大小于單純的混凝沉淀法,同時投藥操作的工作量也相應減少,其運行費用可以有一定量的降低,因此生物吸附+化學混凝法工藝要優于單純的混凝沉淀工藝。
5 結語
對于有毒和難降解污染物的濃度比較高的印染綜合廢水,生物吸附+化學混凝法作為一種新型的處理工藝,應用于生化處理之前可以起到比較好的處理效果;該工藝相對于單純的混凝沉淀法,其用電量有所增加,但投加藥劑量大大減少,兩者相抵后,運行費用可以有一定量的降低。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