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冷卻塔和緩沖池
冷卻塔安裝在14.2m×7.4m×2.3m池頂,隔出7.4m×7.2m×2.3m池體作為電解絮凝池。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原始資料可知,冷卻系統可將廢水溫度降到35℃以下。為了能夠隨時監測冷卻塔的降溫效果,在緩沖池內安裝在線溫度傳感器,24h將數據傳輸到控制室。
⑤好氧池
將新建的14.4m×16.4m×7.0m池體作為好氧池,HRT為8h,采用管式微孔曝氣器。為了保護MBR工藝膜組件不被懸浮物污染,在好氧池進水口設篩網,過濾精度為0.8mm,對后面膜區的膜組件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⑥接觸氧化池
原有工藝的接觸氧化池為2座,將其中1座作為MBR池,1座仍為接觸氧化池,HRT為3.5h,尺寸為15.6m×7.3m×6.0m。
⑦MBR池
將原接觸氧化池中的1座(尺寸為14.8m×7.3m×6.0m)作為MBR池,污泥濃度為6000mg/L,曝氣裝置采用穿孔曝氣管,氣水比為(20∶1)~(30∶1)。
MBR池的污泥會隨著水流累積到膜區,故需將這些污泥回流到好氧池進水端。按平均污泥濃度為6000mg/L、膜區污泥濃度為8000mg/L計,回流比為300%。
MBR出水膜采用PVDF膜,膜通量為10L/(m2·h),每套膜通量為10m3/h,膜安裝在特制的不銹鋼架上,可以整體安裝、維修養護。膜正常運行模式為4min出水,停止出水1min用于水反洗,如此循環。
為了保證膜組件持續、穩定地出水,采用本公司獨創的反洗及清洗程序進行膜組件的保養和維護。每10d作為一個清洗周期,化學反洗1次,化學藥劑為檸檬酸(2000~4000mg/L)和次氯酸鈉(200~400mg/L),運行模式為交替運行,即每3個周期中2個周期用檸檬酸反洗、1個周期用次氯酸鈉反洗。每半年將膜取出清洗,化學藥劑為檸檬酸(2000~4000mg/L)和次氯酸鈉(200~400mg/L),為了避免藥劑沉積,設泵循環攪拌。
MBR膜安裝、維修養護時,是以整個膜架和膜為單位,非常重,故設吊車1臺,最大吊重為3t。MBR池出水、水反洗、化學反洗、化學清洗等操作通過PLC自動控制實現。
⑧污泥處理系統
電解絮凝產生浮渣,浮渣量為16m3/d,含水率為97%。水解酸化污泥和色度形成絮體污泥,可以直接排到干化場進行干化處理,隨煤渣外運。北方地區干燥少雨,電解絮凝污泥脫水性能比較好,而污水處理廠旁邊為煤渣堆放場,采用干化場處理污泥是經濟可行的。干化場采用磚砌,底部鋪煤渣作為瀝水層,尺寸為4.0m×4.0m×1.2m,共4座。
1.3主要設備及規格
主要設備及規格見表2。

2·啟動和運行情況
2.1啟動階段
該工程于2005年4月初啟動,接種污泥取自附近的污水處理廠,以池容的1/8為基準分別添加到水解酸化池以及好氧池。首先采用污水處理廠干污泥加入少量的廢水同時補充清水到能夠淹沒填料,加適量的糞便水或營養鹽以補充微生物繁殖所需營養。悶曝24h后停止曝氣,靜止沉淀后排放上清液,然后補充廢水開始悶曝(每次逐漸加大進水量)。每隔3d在氧化池內投加糞便水或者營養鹽一次。經過15~20d生物膜基本形成,此時可以投入正常運行。調試期間,膜區氣水比控制在20∶1左右。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