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染廢水是指棉、毛、化纖等紡織產品在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水[1].印染廢水水質隨原材料、生產品種、生產工藝、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總體而言,印染廢水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色度深、BOD/COD值較小、可生化性差[2],是國內外公認的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6~7億t印染廢水排入環境中[3],是工業廢水的排放大戶之一.厭氧生物處理比好氧生物處理對于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有更大的優越性.厭氧生物處理分為水解酸化、產酸、產氣3個階段[4],而A/O工藝中的A段就是把厭氧生物處理控制在第一階段.利用水解菌和產酸菌的作用,將大分子及難以生物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好氧生物處理創造有利條件.對于印染廢水而言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時間11~14h為宜[5].本文分析了污泥特性、生物相特性,對水解酸化池中加入微量曝氣以及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水解酸化池的A/O工藝進行研究,從微生物種類上分析其處理效果較好的原因,以及工藝中的主要微生物種類.
1·廢水處理流程
陜西咸陽華潤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純棉、滌棉機織物印染為主的企業,日產生廢水量在4000t左右,其廢水處理工藝如圖1所示.各車間的廢水在集水調節池混合降溫后,經泵提升從水解酸化池上部進水,水解酸化池底部微量曝氣起到攪拌作用,使池內泥水混合均勻.處理后廢水通過水解酸化反應器上部的溢流堰自流到曝氣池中,水解酸化池中的HRT為12~15h,MLSS在7·3~11·5g·L-1之間,SV30約為93%,采用頂部溢流出水.由于厭氧池的污泥濃度較大,所以污水以泥水混合的形式流入好氧池.好氧池的HRT為8~10h,MLSS在6·1~8·8g·L-1之間,SV30約為89%.經豎流式二沉池沉降下來的污泥全部回流到水解酸化池,整個系統基本沒有剩余污泥產生.

從上述工藝流程可以看出,水解酸化池并不是嚴格的厭氧工藝,它與傳統理論上的水解酸化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填料上生長的厭氧菌起到厭氧作用,使大分子及難于生物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其次,加入微量曝氣攪拌以及污泥全部回流,就會產生或者帶入好氧微生物,使池子又具有好氧生物處理作用,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整個系統好氧生物處理段的體積與時間.所以此水解酸化池同時兼有厭氧、好氧處理能力.針對這種情況,研究整個系統,特別是水解酸化池的水質指標和微生物種類有重要的意義.公司印染廢水原水情況如表1所示.
2·結果與討論
2·1 水質監測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該系統,對該系統的進水、水解酸化池前端、后端,曝氣池前端、中端、后端以及二沉池出水的水質進行為期3個月的監測,監測結果如表2所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