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述了印染余熱的主要來源和當前國內外余熱回收技術和管理現狀,并實地調查了蘇州市某典型印染企業。測算出余熱回收技術應用在該企業所產生的效益,可節省標準煤約1.57萬t/a、回收廢油544.5t/a、回收冷凝水3.3萬t/a、60℃冷卻水165萬t/a。分析了余熱回收技術在全蘇州市推廣的可行性,并進行了效益估算。
關鍵詞:染整;余熱;回收利用
印染行業是高能耗、高物耗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高溫廢氣和高溫廢水,高溫廢棄物的直接排放嚴重污染了環境。加之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因此,廢氣、廢水余熱的回收利用成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保護環境的必然途徑之一。
蘇州市相城區某村有印染企業數10家,大部分屬于化纖印染類企業。篩選技術和規模都具代表性企業作為典型企業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了解企業余熱回收利用的技術,余熱回收的投資和效益,通過代表性企業的余熱綜合利用示范,將成果推廣。一方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改善了當地的環境質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
1·印染余熱來源及其回收利用現狀和前景
1.1印染余熱來源
1.1.1廢水余熱
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廢水包括:鍋爐冷凝水、染缸染色廢水。這些廢水中含有的熱量都有利用價值。鍋爐冷凝水溫度接近100℃;染缸原始出水溫度95℃左右,部分洗布水溫度70℃左右。染色廢水水量大、污染重,大多直接排放。大量高溫廢水直排到污水池中,一方面導致污水池水溫的升高,嚴重影響污水的處理效果并造成能源的浪費。
1.1.2廢氣余熱
印染生產過程中,鍋爐煙氣、高溫定型機油煙廢氣中都含有很高的熱能。印染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以飽和蒸汽為主,蒸汽鍋爐燃燒產生的煙氣溫度高達220℃以上[1];印染生產工序中高溫定型機產生的油煙廢氣溫度在120℃以上[2]。這些高溫廢氣的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大氣環境的熱污染,并造成熱能的浪費。
1.2印染余熱回收利用現狀和前景
1.2.1余熱回用現狀
當前國內在印染行業余熱回收技術方面的研究及應用還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印染行業排放的廢水、廢氣中含有的雜質多、酸堿性強,含油量大,對回用設備要求較高。普通回收設備容易被腐蝕,結垢現象嚴重,普遍的解決方法是頻繁清洗和更換元件,然而許多制造商提供的售后服務不及時,嚴重影響到了設備的推廣。目前印染行業余熱總的回收率處于較低水平[3]。蘇州是我國印染行業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各類印染廢棄物的排放量較大。以典型企業所在村為例,該村大多數企業都在回收利用廢氣余熱并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廢水余熱目前還沒有引起企業更多的重視。
1.2.2回收利用前景
我國是一個印染大國,印染企業生產過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廢水、廢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印染行業年耗水量達95.48億t,能源以蒸汽為主,50%為飽和蒸汽,高溫排液量大,熱能利用率只有35%左右[4]。廢水余熱的回收,可大幅回收熱能。印染行業鍋爐煙氣和高溫定型機油煙廢氣都屬于高溫廢氣。隨著熱管技術的研發應用,將廢氣中的能量回用,可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蘇州地處紡織印染業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目前有大型印染企業100余家,中小型企業上千家,以化纖、絲綢印染為主,集中分布于吳江、相城、常熟等地區。企業排放的廢水、廢氣量大,回收利用廢水、廢氣中的余熱潛力大,余熱回收可以產生豐厚的經濟效益。
2·國內外余熱回用技術
2.1國外余熱回用技術
隨著世界各國對環保節能要求越來越嚴格,各國印染企業也在逐漸加強對生產過程中的能源使用和管理,回收廢水、廢氣余熱,由此減少各類余熱的直接排放,通過回收利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德國克列威夫公司的平幅退漿機裝有水-水熱交換裝置。巴布考克公司的熱溶染色機裝有氣-水-水熱交換裝置[5]。THEN公司推出的AIRFLOWAFE氣流染色機具有高溫直排功能,將高溫染液通過熱交換器再排放,可將冷水升溫至60~70℃,回收廢水中的余熱。門富士公司的熱定形機裝有氣-氣熱交換裝置,德國Babcock公司開發的旋風洗滌器、Krantz公司的廢氣凈化和熱回收裝置、德國Monforts公司(基協代理)、瑞士Koenig公司的“Sparal”廢氣的節能和凈化裝置[6]。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