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印染廢水的色度大, 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針對上述特點探索了先厭氧后好氧再加生物類接觸為主的處理工藝,這種方法經過實際的運行,處理印染廢水效果較好, 出水穩定且可達到《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二級標準。
關鍵詞:印染廢水; 物化; 厭氧; 好氧; 生物接觸
1 印染廢水的現狀
印染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尤其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美感的追求,紡織品的產量和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染料的使用也朝著抗氧化、抗光解和抗生物降解的方向發展。但是印染廢水的治理一直是一項擺在環保界面前的尷尬難題。據不完全統計,用于印染的染料有3萬余種,每年消耗量 7×105t以上,平均每噸產品用水量為300~350m3,其中 80%~90%成為廢水排出。印染廠每加工 100m織物,產生3~5m3 廢水,國內僅印染廢水排放量約為4×106m3/d以上,每年約排放 1.億 m3。20世紀 90年代,全國紡織工業廢水經過處理的約占30%左右,其中達到排放標準的僅占上述數值的30%左右,而其余大部分皆未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1.1 印染廢水的特點
印染廢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量大,成分復雜,生物難降解物多,脫色困難,運行費用高等。
印染廢水主要來自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整理工段。正是這些生產過程決定了印染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1)水量變化大,有機物污染物含量高。COD平均為800~2000mg/L,也有不少廠家的廢水COD指標平均達2500~4500mg/L?;w織物的發展和印染技術的進步,新染料核心性助劑不斷產生,廢水中有機物結構愈來愈穩定,不宜破壞,印染廢水處理難度進一步加大。
(2)可生化性差。印染廢水中 BOD/CODcr比值一般低于0.3,特別PVA漿料在紡織業大量使用,更加劇了這一現象。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印染廢水可生化性。
(3)色度高。印染廢水中色度較高是一大特點,一般情況下為200~800倍,有的甚至高達1000~2000倍。為此需要研究和取用高效脫色菌、高效脫色混凝劑來進行脫色處理。
(4)pH 值變化大。印染廢水由于產品和生產工藝不同而不同,各車間排放的廢水有的成酸性,有的成堿性,除了廠內廢水綜合利用,互相調節,均勻混合外,還需要添加酸、堿性藥劑進行pH調節。
1.2 印染廢水的解決方向
印染廢水的上述特征,也是印染廢水治理的難題。在選擇治理方法〔工藝路線〕時,必須妥善解決好這些難治理因素。針對高濃度印染廢水,則必須選擇可靠的組合工藝,使其濃度降下來,達到排放標準。顯然,單純采用物化法很難滿足要求,一是運行費用高,二是污泥產量大,處理困難,存在二次污染隱患。對于高色度印染廢水,則必須找到好的脫色方法,并要求脫色方法簡單,運行費低。用投藥混凝、O3氧化、活性炭吸附、電解等方法雖然有好的脫色效果, 但廠家因長期運行費用太高而無法承受(高達 1  ̄ 2 元/m3),因而必須尋找合理有效的處理途徑。
2 處理工藝流程
盛龍紡織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印染滌綸紡織品,采用高溫高壓染色技術,印染廢水和廠區內生活污水混合后處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2.1 廢水水質及排放要求(見表 1)
2.2 工藝流程
根據原水水質指標和排放要求,確定以先厭氧后好氧再加生物類接觸為主的處理工藝處理該廢水,以降低運行費用和能耗。處理流程見圖 1。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