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中隨著反應的進行,印染廢水顏色逐漸退卻,反應進行到20 min時,模擬印染廢水呈淺紫色;反應進行超過60 min后,模擬印染廢水基本變無色。圖2中數據顯示,當臭氧化空氣流量為80 L/h時,模擬廢水經過60 min的氧化,最終色度的去除率可達93.9%,COD去除率為29.3%,說明O3氧化處理對印染廢水的脫色效果明顯,對COD的去除效果不明顯。由圖2中可以看出,反應開始30 min內,脫色率增加比較快,反應進行到60 min時脫色率基本接近最大值,此時COD去除率也基本接近最大值。在以下實驗中處理模擬印染廢水的適宜反應時間為60 min。
2.2.2初始pH值的影響
將500 mL濃度為400 mg/L的模擬印染廢水置于大燒杯中,用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調節廢水初始pH分別為4.0、6.0、7.0、8.0、9.0、11.0、12.0、13.0,通入臭氧化空氣進行處理,控制臭氧化空氣流量為80 L/h,反應60 min后取樣測定模擬廢水中活性艷藍濃度和COD值,計算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實驗結果如圖3。

從圖3可以看出,初始pH值為4時,脫色率為85%;隨著pH值的增大,脫色率逐漸增大,pH值為12時脫色率達93.6%。這是因為堿性條件能有效去除染料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小分子有機酸等中間產物,從而破壞染料分子結構使廢水脫色,同時能誘導O3分子產生更多的羥基自由基·OH,加速染料分子氧化反應使其脫色。COD去除率隨初始pH值的增加變化不明顯,pH值從4增加到12,COD去除率由21.3%增加到27.8%,這是因為O3分子只能把染料中的大分子氧化降解成小分子有機物等中間體,這些有機物仍以小分子狀態在水樣中而不能完全從水樣中除去。本實驗中O3處理印染廢水的適宜初始pH值為12。
2.2.3臭氧空氣流量的影響
將500 mL濃度為400 mg/L的模擬印染廢水置于大燒杯中,調節pH為12,分別調節臭氧化空氣流量使其依次為40、80、100、120、160 L/h,反應時間為60 min。測定處理后水樣中活性艷藍濃度和COD值,計算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實驗結果如圖4。
從圖4可以看出,當臭氧化空氣流量為40 L/h時,反應完成后模擬廢水呈淡紫色,此時的脫色率為83.2%;臭氧化空氣流量為160 L/h,反應20 min時印染廢水呈淡黃色,時間為60 min時,印染廢水幾乎無色,脫色率達96.2%。臭氧化空氣流量增加對COD去除率的影響不大,臭氧化空氣流量從40 L/h增加到160 L/h,COD的去除率從20.1%增加到27.8%。從經濟和處理效果綜合考慮,實驗時采用的臭氧化空氣流量為80 L/h,此時脫色率為92.9%,COD去除率為23.2%。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