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印染廢水代替NaOH堿液應用于海水混凝法強化除磷技術,當混合液與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上清液體積比1∶5時,調節其pH至10.5,反應時間為20 min,溫度為20℃的條件下,污泥上清液中磷的去除率達到92%以上,效果良好,起到了以廢治廢的效果,進一步降低了運行費用。
關鍵詞:印染廢水海水NaOH污泥上清液除磷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上清液中TP含量較高,回流與進水混合后,不利于出水TP達標。采用A2/O工藝的青島市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同樣存在這種情況,為此該廠在進行化學除磷技術研究時開發了海水混凝法強化除磷技術。該技術利用海水中的Ca2+、Mg2+等天然礦物離子作為混凝劑,與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上清液按照1∶5的比例混合,使用NaOH調節其pH至10.5,反應時間為20 min,溫度為20℃的條件下,污泥上清液中磷的去除率達到92%以上,效果良好[1]。雖然該技術已經極大降低了運行費用,但是其調節pH所用的NaOH在使用中存在安全隱患并且費用仍然偏高。青島市李村河污水處理廠為了進一步降低其運行費用并在生產中應用該技術,選取了幾種堿性廢液進行試驗,最終選取了印染廢水代替NaOH作為堿液使用。
1·堿液的初步比選
分別考察了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周邊區域印染廢水、堿廠廢液、啤酒廠洗瓶廢液調節pH的效果,見表1。

通過比較發現印染廢水用量較小并且沉降性能好。所以選取印染廢水進行試驗并與NaOH進行對比,以確定其能否達到除磷效果的要求,結果見表2(反應溫度=20℃,海水投加比例為1/5,反應時間20 min)。
通過表2可以看出使用印染廢水調節pH,其規律與NaOH堿液一致,除磷效果與使用NaOH相當,但產生的沉淀物比使用NaOH時的沉淀物多,而且顏色為灰色,同時沉淀物的沉降速度更快,一般在10 min就可沉淀完全。還發現海水與印染廢水的混和可發生反應生成沉淀,這可能是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沒有引起除磷效果的顯著變化,故在本試驗中并沒有詳細進行反應機理的研究。中試重點對不同pH、海水不同投加量(確定使用印染廢水是否影響海水的投加量)時除磷效果和沉淀物的沉降性能、運行成本以及對生物處理工藝的影響五個方面進行對比試驗,以確定印染廢水能否代替NaOH溶液。
2·印染廢水與NaOH的動態中試對比試驗
2·1試驗材料
(1)印染廢水。取自青島市鳳凰美昊,pH12.93,電導率4 000 mS/cm,TP 7.2 mg/L,NH3—N 32.9 mg/L,CODCr4 500 mg/L,BOD5900 mg/L。
(2)污泥上清液。取自李村河污水處理廠現場,不經沉淀直接用于中試。污泥上清液中PO3-4-P的濃度見表3。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