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印染廢水代替NaOH堿液應用于海水混凝法強化除磷技術,當混合液與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上清液體積比1∶5時,調節其pH至10.5,反應時間為20 min,溫度為20℃的條件下,污泥上清液中磷的去除率達到92%以上,效果良好,起到了以廢治廢的效果,進一步降低了運行費用。在印染廢水處理過程中,化學絮凝是十分關鍵的步驟。其機理一般認為是通過壓縮雙電層、吸附電中和、吸附架橋和網捕等作用脫穩,形成絮團,再沉淀分離,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1]。自從20世紀6o年代聚合氯化鋁[PAC]問世以來。由于它比傳統無機絮凝劑如硫酸鋁、氯化鐵的性能優越,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它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粒度大小以及絮凝、架橋能力仍比有機絮凝劑差得多[2-3]。近年來,利用無機/有機高分子復合絮凝劑進行印染廢水的絮凝處理已逐漸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之一。與無機絮凝劑相比,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具有絮凝速度快,用量少,受pH及溫度影響小等優點。本文將采用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PAM)復合絮凝劑對活性染料廢水進行絮凝脫色研究,并分析絮體的微觀形貌以探討其作用機理。
1 實驗
1.1 材料與儀器
染料活性紅EF一6B(上海染化八廠);聚合氯化鋁PAC(上海未來水處理有限公司);聚丙烯酰胺PAM[上海未來水處理有限公司生產,w(固體份)>88% ,1 s/L的黏度3.6~4.1 cps],不同型號的PAM 陽離子度分別是:PAM一1為20%,PAM一2為40% ,PAM一3為50% ,PAM一4為100% ;其他試劑均為AR。
721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JB90D精密電動攪拌器(江蘇金壇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JSM一636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1.2 方法
標準曲線的確定:在波長為540 nm時,測定不同質量濃度的活性紅染料模擬廢水的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吸光度與廢水中染料質量濃度之間的表達式為:Y=0.02212+0.01453X,(R=0.99954) (1)
式中:y-吸光度; 一活性紅的質量濃度(mg/L)。
絮凝實驗:取500 mL質量濃度為100 ms/L的模擬活性紅染料廢水,先后加入不同質量濃度的的PAC,快速攪拌2min后加入PAM,繼續快速攪拌2 min后,緩慢攪拌10 min,靜置20 min。取上層清液測定吸光度,利用標準曲線根據式2計算脫色率。
脫色率(%)=(p0-ρi)/ρ0×100 (2)
式中:ρ0--廢水中活性紅的初始質量濃度(ms/L);ρi 一測試樣品中活性紅的質量濃度(mg/L)。
絮體微觀形貌的觀察:將在上述絮凝實驗中得到的絮體沉淀抽濾后置于常溫下自然風干。在干燥后的試樣表面噴金后用SEM觀察其微觀形貌并拍照。
2 結果與討論
2.1 pH對脫色性能的影響
用氨水調節模擬廢水的pH,投加300 ms/L PAC進行絮凝脫色。測定并計算pH與脫色率的關系如圖1所示。
pH=7.42時,PAC對染料廢水具有最佳的脫色效果。可以推測在ll~pH條件下,更有利于膠體的脫穩,聚沉。因此,在后續實驗中均預先將呈弱酸性的模擬廢水的pH調節至7.42。

2.2 陽離子型PAM 的質量濃度對復合絮凝劑絮凝性能的影響
分別將不同編號的陽離子型PAM與PAC復合,結果表明,復合絮凝劑的脫色率普遍高于單純的PAC。僅以PAM一1(陽離子度為20%)與PAC復合后的絮凝性能與單純的PAC相比較為例,如圖2所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