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某印染廠采用水解酸化/UASB/SBR法處理印染廢水,出水可達標排放,但運行中污泥膨脹時有發生[1]。筆者以該廠污水處理站的UASB出水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發生污泥膨脹的原因,并給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
1概況
該廠的印染廢水主要來自退漿、煮煉、絲光、染色、印花、整理等工段,一般情況下原水COD為800~1800mg/L,BOD5為200~400mg/L,色度為200~800倍,pH值為9~13。運行中用廢酸將pH值調到8左右,UASB出水COD為600~1200mg/L,色度為100~200倍,pH值為8.0左右。UASB出水進入SBR系統,曝氣時間為8h,出水COD為80~150mg/L,色度為40~60倍。
SBR系統在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經常發生污泥膨脹,污泥指數一般在300mL/g左右,有時甚至達600mL/g以上。鏡檢發現菌膠團解體,絲狀菌大量生長,表明為絲狀菌污泥膨脹?,F場取樣測定表明,SBR池不存在缺氧現象,BOD5∶N∶P為100∶3.5∶0.9,硫化物含量為90~150mg/L(以S2-計)。因此,污泥膨脹的產生可能與N、P的缺乏有關,也可能是硫化物含量過高所致。
2結果與討論
為了不影響污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轉,采用小型SBR裝置進行現場模擬。裝置的有效容積為25L,采用空氣壓縮機供氧,進水為該廠的UASB出水,接種已經發生膨脹的污泥(污泥指數約400mL/g)。檢測與分析項目有:SVI、COD、MLSS、S2-、pH以及DO等。
2 1營養物對污泥膨脹的影響
按BOD5∶N∶P=100∶5∶1的比例投加用氯化銨和磷酸二氫鉀配制的營養液,在排水比為1/4、有機負荷為0.20kgBOD5/(kgMLSS·d)、pH值為7~8的條件下運行,并在線檢測DO,使其維持在2.0~3.0mg/L,進水COD約800mg/L,污泥濃度在1800mg/L左右,每個周期結束后都排出一定量的污泥以維持MLSS濃度基本不變。試驗中SVI的變化見圖1。

由圖1可知,經過18個周期的運行后污泥指數并未降低,即污泥膨脹沒有得到控制。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