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3試驗結果可知,影響COD去除率的因素依次為電解電壓、NaCl投加量、鐵屑投加量、pH值和電解時間;最佳工藝條件為:電解電壓20V,NaCl投加量2g/500mL,pH值9,鐵屑投加量10g/500mL,電解時間10min。
表3還表明,影響色度去除率的因素依次為:NaCl投加量、鐵屑投加量、電解時間、電解電壓和pH值;最佳工藝條件為:NaCl投加量5g/500mL,鐵屑投加量5g/500mL,時間15min,電壓15V,pH值9。
影響COD和色度去除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各因素對兩者的影響次序也不同。考慮到色度去除受因素影響較小,且各試驗中色度去除率均達到93%以上,因此在結果分析中主要以COD去除率為評價指標。
在最佳工藝條件下,以同樣方法對原廢水進行兩次靜態試驗,結果如表4。
.jpg)
3.2、動態試驗
模擬實際工程中的廢水處理工藝,自行設計處理槽和處理流程。試驗條件:循環泵流量0.8L/min、系統水容量26L、反應器中鐵屑爐渣容積約2.3L。
采用靜態試驗中確定的去除COD的最佳工藝條件,試驗時未調節廢水pH值,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看出,當循環5h后廢水處理曲線趨于平穩,此后在消耗更多電能的情況下,COD和色度去除率增加不大。因此,最佳循環處理時間定為5h,此時廢水COD去除率為83%,色度去除率為88%,出水的殘余COD為224.7mg/L,接近無色。如用電解法單獨處理達到同樣效果需時8h以上。由此可知,復合法處理印染廢水可大大節約處理時間和處理費用。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