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近幾年,隨著各種各樣的再牛纖維不斷的研制和開發,諸如大豆纖維、竹纖維與一些天然纖維的混紡紗線,具有良好的透濕性,舒適的服用性,制成的針織內衣和高檔面料,深受人們的青睞,在眾多的天然和再生纖維之中,粘膠及其粘/棉混紡纖維在市場上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這類紡織品具有手感柔軟、吸濕性好、尺寸穩定性好、光澤好、強力高等特點。但粘膠纖維屬于再生纖維素纖維,其為皮芯層結構,在染整濕加工過程中強力較低,且不耐強堿,要求工藝時問不宜過長。
同時,目前染整企業面臨能源緊張、環境污染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這樣使染整工作者更加重視工藝改進和縮短流程等方面的開發。本文主要對粘膠/棉混紡紗線的中深色染整工藝,進行節能工藝的可行性優化實驗,結合粘膠/棉混紡紗線的特點,將前處理和活性染色以同浴的方法進行,即文中所介紹和推廣的練染同浴法工藝(Scour Dye Applications),經過一系列的試驗,進行可行性探討,從而符合節能、降耗、減排的要求。
2.試驗部分
2.1材料及儀器
2.1.1規格品種
50/50粘膠/棉紗
2.1.2助劑
精練劑:三合一精練劑BLG(寶時)、精練劑H-900(南通永禹)、精練劑CWC(蘇州萊德)、高效精練劑Diadavin HLS 200%、練染同浴助劑Tanalev KDC(拓納)。
螯合劑:Acumer 6100(羅門哈斯)、Dekol SNS(巴斯夫)、Plexene UL、Levquest L-983(拓納)、Securon 540(科寧)。
染色代用堿A、B,皂洗劑NRC(寶時)、純堿、元明粉等。
2.1.3染料
我們選擇目前許多工廠常用的活性染料,如:永光染料的Everzol ED、萬得染料Megafix B型系列、日本化藥Kayacion ELE型、日本住友SumifixHF等活性染料。
2.1.4儀器
常溫振蕩染樣機(臺灣高鐵)、紅外線染樣機(臺灣瑞比)、標準牢度皂洗儀器
2.2工藝流程及節能工藝設計
2.2.1常規工藝流程
胚紗準備——常規前處理——染色——染色后皂洗——柔軟處理
2.2.2關于節能工藝
目前在生產粘膠及其粘/棉紗線中深色的前處理中,多數一些工廠會采用常規的氧漂工藝,也有部分工廠采用酶精練或者預精練工藝的。常規工藝流程時間長,能源消耗比較大,因此選擇合適的節能工藝來進行生產。
節能工藝實驗方案一:一浴兩段法,胚紗準備——染色前預處理——染色——染色后皂洗——柔軟后整理
節能工藝實驗方案二:練染同浴法,胚紗準備——練染同浴——染色后皂洗——柔軟后整理
2.2.3練染同浴工藝
先根據胚紗的含雜和生產用水的含重金屬硬度來考慮,是否采用練染同浴法,選用染色代用堿和染色后高效皂洗工藝等,從而達到縮短前處理和染色的加工時間、減少能源消耗的節能日的。
2.3測試評定
2.3.1滲透性
將已前處理預精練過得半成品紗線烘干,然后將試樣品放置在水中,觀察纖維的沉降速度,并記錄時間(秒)。
2.3.2白度
將已前處理預精練過得半成品紗線烘干,在織機上織成小片,疊成四層,在ZBD白度儀上測試。
2.3.3染色牢度
皂洗牢度測試:采用耐洗色牢度IS0105-C03-1989標準
耐摩擦色牢度測試:采用GB3920-1997《紡織品耐摩擦色牢度實驗方法》標準。
3.工藝試驗結果與討論
3.1預精練工藝中精練劑的選擇
3.1.1精練劑的預精練性能比較
我們設想中的預精練工藝和常規的練漂工藝的流程明顯縮短,這對選擇精練劑性能的要求提高了,我們要考慮選擇有效去除粘膠和棉/粘膠纖維上蠟質、潤滑劑等雜質的精練劑,同時膨脹潤濕纖維表層的棉籽殼,保持纖維有一定的滲透性。再次,從清潔生產和節能工藝的角度來看,濕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泡沫少,從而逐步考慮是否可以練染同浴工藝或一段兩步法預處理和染色工藝。
我們選用
表1前處理預精練助劑選用對比試驗

表2前處理預精練助劑對比主要指標的結果

注:棉籽殼的存在情況的評價:棉籽殼少“+”棉籽殼中等“++”棉籽殼較多“+++,’處理液巾的起泡性評價:起泡低“+”起泡巾等“++”起泡較多“+++’
通過試驗中,由表2得出,其中的2#、3#的去雜效果最好,從處理后的滲透性比較,以表面活性劑為主處理的6#、7#效果良好,但有起泡性較大。從預精練的綜合效果依次來看:2#>3#>7#>4#>5#>6#>1#,其中2#、3#、7#的預精練工藝,基本符合濕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泡沫少、精練效果良好、少水洗的設想要求。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