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對印染廢水的處理仍以常規工藝為主,處理對象主要為SS、COD和色度;較成熟的印染廢水再生回用工藝尚不多見,其主要困難在于對低濃度、難降解有機物和無機鹽的去除。曝氣生物濾池(BAF)可用于處理低懸浮物濃度和低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納濾(NF)是使水溶液中的某些組分在壓力的推動下選擇性地透過半透膜的一種分離技術。筆者以某印染廠廢水處理站排放口出水為原水,采用曝氣生物濾池—納濾工藝進行了印染廢水再生回用處理研究。
1 試驗部分
1.1 試驗背景
廣東某大型針織印染廠使用的染料以活性染料為主,偶爾使用硫化染料;其印染廢水主要來自針織棉染色、漂洗等工藝單元。該廠原廢水處理站的排放量約為1 ×104 m3 /d,采用混凝沉淀處理工藝,其中陽離子型季胺鹽混凝劑的投加量為120 mg/L,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約為1 mg/L,出水基本達到國家排放標準?,F在廠方希望能實現廢水回用,但目前我國對印染工業廢水的再生回用水質尚無標準,根據廠方建議并參考國內外資料,提出了本試驗的再生回用水水質。試驗以該印染廠廢水處理站排放口出水為原水,排放口出水的水質情況及再生回用水的水質如表1所示。
1.2 工藝流程
試驗的工藝流程見圖1。

1.3 分析方法
色度、pH值、COD、SS、硬度和無機鹽等
2 結果與討論
2.1 曝氣生物濾池對COD的去除效果
BAF的接種污泥取自某污水處理廠的二沉池污泥。運行約1個月后,系統對COD的去除率趨于穩定,鏡檢觀察反沖洗時帶出的污泥,發現污泥中的生物相較為豐富,有累枝蟲、鐘蟲、纖毛蟲和輪蟲等,認為生物膜已基本成熟,填料掛膜成功。曝氣生物濾池穩定運行后,其進水水力負荷與COD去除率的關系如表3所示。

2.2 預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
納濾的預處理工藝對濁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進水平均濁度為5. 8 NTU 的情況下,出水平均濁度達到了1. 64 NTU,平均去除率為71. 7%。經過預處理后, 出水的SD I值為3. 5 ~4. 8, 平均為4. 1。預處理出水經保安過濾器過濾后,可基本滿足納濾膜進水的水質要求。但試驗中發現,精密過濾器的污染情況較為嚴重,一般10~12 d需更換1次濾芯。
您所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