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活性染料無鹽染色助劑
由于棉纖維大分子側鏈上的羥基在水溶液中水解,使得棉纖維顯示負電性,在活性染料染色過程中由于它的陰離子性,吸附性很弱,在被吸附到棉纖維之前必須克服一定的電荷阻礙,在傳統的活性染料染棉時,必需加入大量的鹽,也就是向親水性的染料膠體溶液中加入電解質,膠體粒子的水合度減小,從而產生鹽析現象.這樣,染料由水溶液中向纖維表面轉移的傾向就增加,平衡上染量就增大,鹽就作為一種促染劑應用于染色.
根據染料結構的不一,用鹽量也不同,目前用得最多的雙活性基團染料由于分子結構變大,無疑磺酸基數目也將增加,以提高染料的水溶性.因此,必需施加大量鹽,一般竭染染色的鹽用量為50~80 g/L,連續軋染高達200~250∥L如此多的鹽造成染色殘液中大量鹽排入廢水,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此外,為減少染色不勻,需分批加鹽,延長了工藝時間,更是浪費鹽,增加生產成本.
為了使活性染料染色時少用鹽而又能保持或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必需提高染料與纖維的親和力.近年來,在深入研究了活性染料分子結構與纖維親和力關系后,開發了低鹽型活性染料,用鹽量減少1/3~1/2,已投入市場的有Ciabcron LS、Sumi6x Supra NF和HF、Levx E—A、Remazol EF等.I 1 9】除此之外,在染色前進行陽離子變性處理,使棉纖維呈陽離子性。染色時陰離子活性染料因靜電引力而上染,不需用鹽促染,使無鹽染色成為可能.
陽離子變性劑都是季銨鹽型,因為季銨鹽中的烷基碳原子低于14的易溶于水,作為變性劑用的季銨鹽中烷基碳原子都很低.變性劑除了呈陽離子性外,陽離子性愈強,效果愈明顯.同時變性劑要求纖維預處理時,分子中具有與纖維素牢固結合的基團,并在預處理時均勻分布陽離子基,以達到染色時既少鹽又勻染的目的.最典型的陽離子變性劑是三甲(或乙)胺與環氧氯丙烷的縮合物,縮合物在堿溶液中能與纖維素羥基反應而使纖維陽離子化,而后在活性染料或直接染料染色時能提高15%。20%給色量,可達到少鹽染色的目的.但它的陽離子性較弱,效果不顯著,而且高溫處理時要泛黃.如果將二甲胺先進行烷基化反應(例如芐氯),再與環氧氯丙烷縮合,得到的產品陽離子眭較強,結構式如下: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