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加稅清單之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于7月10日又公布擬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的建議清單。此次美方的建議征稅清單涵蓋6031個稅號,其中紡織服裝產品稅號達1000余個,涉及絕大部分紡織原料、半成品以及少量服裝附件產品,中國對美出口額較大的梭織服裝、針織服裝和家用紡織制成品等商品未列入清單。如何看待此次貿易戰升級對棉花市場的影響呢?
筆者認為:第一,市場交易“紡織品服裝征稅”的利空由來已久,該利空在近3000點的下跌中大部分已經消化,靴子落地之時可能就是反彈確立之日。第二,美方對我紡織品的征稅力度是小于此前市場預期的,避開了對占比最大的成品服裝征稅。之前,市場預計最壞的情況是對中國所有紡織品服裝征稅,涉及的出口總額約456億美元。然而,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統計,實際征稅清單涉及中國對美國紡織服裝出口額約103億美元,占中國對美國紡織服裝及原料出口額的22.6%,涉及出口企業2萬家左右。也就是說,實際利空小于此前市場的悲觀預期。第三,為應對不斷加劇的貿易戰威脅,匯率和貨幣環境會相應變化,用以提高出口競爭力和擴大內需,這種環境對大宗商品是利多驅動。
目前棉花市場主要有兩大驅動力:去庫存的驅動力向上,其發力特點是“緩和綿長”;貿易戰的驅動力向下,期發力特點是“猛烈脈沖”;未來,棉價會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寬幅波動。從監測的數據來看,棉花市場去庫存的驅動力仍然存在并長期有效,上游天氣威脅給全球產量帶來調降壓力,這會加強去庫存的驅動力量。截至7月9日,美棉優良率僅為41%,是近7年來最差水平,西德州的干旱高溫威脅仍在。印度的情況也有隱憂,因季風推進較慢,印度棉種植進度較慢,截至7月5日植棉面積為546萬公頃,僅為去年同期八成。一旦貿易戰的利空靴子落地,那么去庫存的驅動力就會顯現出來,棉價反彈的窗口就會打開。
由于美方在公布建議清單后,還要經過征詢公眾意見和聽證會等程序,聽證會將于 8月20日至8月23日召開,預計于8月30日后公布最終結果。在此之前,筆者預計美方不會發動另外的2000億美元征稅,這個時間窗口可能就是反彈的時間窗口。由于不確定因素過多,具體反彈價格具有隨機性,宜靈活掌握,但CF1901的底部在16000元/噸附近是相對確定的。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