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四川安浪家紡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內一片繁忙。作為國內最大的棉胎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安浪家紡產值達到12952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今年預期24500萬元。
安浪家紡僅只是遂寧市紡織服裝這一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遂寧市紡織服裝和食品飲料傳統產業,表現出了較快增長,這標志著全市紡織服裝產業穩步復蘇。
當前,遂寧市紡織服裝產業如何再“給力”,走出一條發展新路子?政府、企業都在思考都在發力。
看變化: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
安浪家紡位于太和鎮銀華工業城內,是一家主要從事棉胎、棉紗、家用紡織品及職業服裝等系列產品生產經營的民營企業。
盛夏時節,走進四川安浪家紡有限責任公司寬大的車間內,紡織女工在排擋里來往檢視,根根紗線從織機上傾瀉而下,“近幾年陸續投入技改資金約3000萬元,現在公司年產棉紗6500噸,棉胎100萬床,常年銷售收入約2.4億元。”四川安浪家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胡海生說,以前公司設備老舊,產品檔次低,技改后公司擁有國內先進的全自動棉胎生產線、熱融絮片生產線、床上用品及服裝生產線、西南地區一流的環錠紡紗生產線,生產的“安浪”牌棉胎及床上用品多次榮獲“四川名牌”產品、“四川著名商標”的稱號。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多次被評選為四川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
安浪家紡僅只是遂寧市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體現。市纖維檢驗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紡織服裝是遂寧市傳統產業,現有5個紡織工業園和在建的創維西部產業園紡織園,紡織服裝企業61戶,規模以上企業47戶,目前已形成棉紡織、絲綢、化纖、印染、針織、服裝、紡織機械等完整產業鏈。
據統計,全市去年紡織服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157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11%,今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長9.2%,高于去年同期4.2個百分點。
把個脈:產品產業“后勁不給力”
紡織服裝產業“搶眼”表現的背后,仍存在后續發展乏力的瓶頸。
“現在遂寧市紡織龍頭企業產品品種豐富度均有增加,但是優質產品發展不均衡,品牌認可度、影響力亟待提升。”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自揭短板”:
——從質量管理來看,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仍需繼續強化,企業內部質量體系建設仍然不健全。同時整個行業仍存在招工難、融資難、獲取政府支持難,大量外購原棉導致企業成本上升經營效率下滑等。
——從產品品牌來看,品牌高端化發展不足。遂寧市服裝、紡織品歷年抽查未達100%合格率。全市現有四川省名牌產品5個產值8.3億元,僅有“達發”、“天驕”產值過億元,安浪家紡的“安浪牌棉胎”等產品也被列入四川省地方名優產品推薦目錄。盡管如此,名牌產品在遂寧市紡織服裝產業157億元中僅占5.29%。
更讓人“心痛”的是,一些企業未能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機遇,“全市學生品牌校服幾乎空白,更不能談及拉動整個服裝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前不久,在對全市紡織服裝產業進行大調研時發現,遂寧市一些校服裝生產企業思維固化,未能抓住校服國家標準、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及該領域機制革新的契機,未對校服產業精耕細作、聚集行業品牌,放棄龐大的市場和新的增長點。
開處方:質量品牌“發展新引擎”
遂寧錦華紡織有限公司是遂寧市紡織服裝產業的龍頭企業。
“今年上半年就實現營業收入7815萬元,產銷平衡,好于去年同期。”該公司總經理楊秀敏表示,去年下半年完成的退城進園搬遷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紡織服裝產業作為遂寧市“4+2”主導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推動遂寧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十三五”規劃了七個紡織產業集群,遂寧市作為遂寧、資陽棉紡織產業集群的龍頭,遂寧市要以結構調整、技術改造、提質增效、“三品”戰略為重點,用好用活產業發展基金,全力做好企業培育、項目推進、要素保障服務,引進一批補鏈、強鏈、擴鏈項目。
下一步,遂寧市要把提質量、樹品牌作為產業發展“新引擎”,通過大力支持新綠洲印染、錦華紡織等骨干企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應用和先進綠色制造技術推廣,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培育品牌核心競爭力,打造“遂寧紡織”強勢知名品牌方陣。規模以上企業應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和信息技術應用,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或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市纖檢所作為產業興川、區域紡織服裝專業技術機構,主動融入產業發展,強化行業專業監管機構建設,提升“監管+服務”水平,大力推進“標準化+”行動,助推纖維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