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是全球非織造布行業重要的生產和消費地區,特別是美國,還是非織造布技術創新和資本的重要來源地,在全球非織造布產業中處于引領地位。美國非織造布協會主席DAVE Rousse先生每年都出席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并帶來北美非織造布市場的最新動態。以下內容根據DAVE Rousse先生的演講整理。
近年來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帶來非織造布產業的大發展。2017年,北美地區的非織造布生產線約800條,產能近500萬噸。根據工藝看,30%的產能是紡熔,70%的產能是短纖類產品,干法非織造布占43%,濕法占22%,氣流成網占5%;從地區看,89%的產能集中在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各占7%和4%。
2016-2018年,北美地區共增加非織造布生產線61條。其中針刺線的數量最多,合計25條,產能21.8萬噸;熱粘合生產線12條,新增產能約6萬噸;紡熔生產線9條,新增產能12.5萬噸。從終端應用看,交通工具是最大的市場,29條線的產品服務于該領域;過濾和家具是另外的重要市場,各有17條生產線;12條生產線服務于吸收性衛生材料,8條生產線用于生產擦拭材料。75%的新投資生產線均面向兩種以上的應用市場。
從應用市場看,吸收性衛生材料、過濾、交通工具和建筑是北美地區非織造布最大的應用,各占總產量的14%,擦拭占比11%,家具占10%,醫療占6%,土工占5%。根據INDA預測,車用非織造布在未來將是增速最快的市場,增速超過8%。車用非織造布的增長,主要是由于非織造布性能優越在汽車中的應用范圍擴大;另一方面,過去7年美國汽車生產和消費量的增長,汽車的尺寸也在加大。而盡管吸收性衛生材料目前是最大的應用,但是2011-2016年間應用于該領域的非織造布呈下降趨勢,但2016-2021年間的應用據預測將會增長,但增速處于較低水平。2018-2022年,北美地區非織造布產量預計年均增速3.6%,平均每年增加15.2萬噸。
對于美國非織造布產業面臨的挑戰,DAVE先生認為濕巾的可沖散和一次性衛生用品的污染是行業未來關注的重點。可沖散濕巾面臨的挑戰,主要還是由于產品標識和消費者對“可沖散”與“不可沖散”產品的混淆,引起了訴訟和媒體的跟進報道。為此INDA和EDANA更新了新版可沖散產品評估指南GD4,制定了可沖散標簽準則,建立負責任的可沖散聯盟。一次性產品的污染問題也逐步進入公眾視野,特別是海洋垃圾,聚丙烯和聚酯產品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就此問題INDA和EDANA分別發布文件,澄清相關問題,并希望行業通過材料創新解決非織造布產品的可回收、可降解問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來源: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