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行業基本定義及分類
染料是能將纖維或其他基質染成一定顏色的有色有機化合物,通俗來講便是紡織物染色中所用到的著色物質,在這里所提到的染料為工業化生產的合成染料(與天然染料進行區分),其主要用途是用于紗線及面料的染色印花、皮革染色、紙張染色、食品添加以及塑料填色領域。按照性質及應用方法,可將染料分為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還原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若干類別。
印染行業轉型升級進程進一步加快
2018年1-10月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464.76米,較2017年同期增加6.36%,增速較2017年增加4.83個百點。面臨全球經濟弱復蘇、市場需求動力不足、資源環境要素受制約和環保壓力增大等問題,印染行業轉型升級進程進一步加快。
2018年中國染料產量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染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染料產量為89.5萬噸。到了2014年中國染料產量突破至90萬噸。“十三五”開局,染料行業穩中有進。2016年、2017年全年染料產量分別為92.8萬噸、99萬噸。預計2018年中國染料產量將超100萬噸,達到了100.1萬噸。
其中,在2018年,分散染料的產量將達到50.34萬噸,活性染料的產量應達27.87萬噸。但是據染料市場分析統計中國目前分散染料產能只有約50萬噸,活性染料產能只有約45萬噸。根據以往的開工率情況,疊加2018環保監管力度遠超前幾個年份,染料的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
染料行業前景分析
1、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布局。盡管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國,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行業的技術創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些主業突出、產品研發水平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在帶動性、方向性、戰略性等方面起到明顯引領作用。染料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適應性、差異性調整,實施品牌戰略。
染料新產品研發的方向側重于紡織纖維發展的色彩需求,同時關注老產品的質量改進、節能降耗,適應新型染整工藝的發展要求。染料企業迎合市場發展的新需求,滿足紡織印染工業新工藝、新纖維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彌合染料新品種創制研發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2、加強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國染料工業已經具備行業創新的能力,創新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基石,也是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源泉。未來,染料行業將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投入、高回報的創新型行業,由中國制造提升為中國創造將成為染料企業的新常態。
3、生產方式集成化與自動化,生產裝備現代化升級改造
目前,國內的染料生產雖經技術改造,工藝技術有所提高,但是大多仍以粗放型、敞開式、間歇式和勞動力密集型方式作業,對環保、安全二故的應急處理能力較差,反應控制不夠精準,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收率難于達到要求,一是造成原材料的浪費,二是反應產物和異構體多,三是給后續的廢棄物處理帶來壓力,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成本,以致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不高。
4、環保監管趨嚴,染料行業優勝劣汰趨勢加速
長期以來,我國環保產業存在“重投資、輕監管”治理思路,在環保投資大幅增加的同時,監管、執法力度不夠導致環保設備設施實際運行情況較差,大量不具備相應實力的企業進入染料行業。伴隨環保監管長效機制的加速建立,國家在環保方面投入監管力度持續增大,特別是新《環保法》實施后,一些排放未達標準的中小企業基本處于整改、半停產、停產狀態,對凈化染料市場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和產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場。
2018年染料市場均價將較2017年略有提升,但整體上行空間較小,漲幅預估在5%左右,而其年內價格波動區間同樣難現較大提升。分散染料方面受大型工廠營銷策略改變預計將出現較為明顯的提漲,漲幅預估在20%左右,且低端價位上行幅度或高于高端價位上行幅度。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