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期待趕到上海參加進博會的埃及客商們,現在正帶著一張張訂單、一份份合作意向書準備返程。
“相信我們的產品在巨大的中國市場會占有一席之地。”在進博會參展的經歷,讓埃及棉紡品出口商賽義德·布伊對埃及棉在中國的出口前景充滿信心。
埃及棉又稱埃及長絨棉,被譽為棉花界的“愛馬仕”。憑借超高的品質,埃及棉不僅成為埃及國寶,更成就了埃及紡織業。作為西亞、北非地區唯一一個擁有完全垂直整合紡織工業的國家,埃及國內約有7150家紡織、服裝企業,覆蓋棉花種植、紡紗、織物、成衣生產及出口全產業鏈,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50萬,約占全國工業就業人口的30%。
“以往我們對中國市場缺乏了解,產品主要銷往歐美。進博會恰好為我們提供了機會,打開了這扇窗。”賽義德·布伊坦言,今年年初報名參展進博會時,他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但在上海參展的6天里,他看到的不僅是中國人對埃及展品的熱情,更看到了埃及商品在中國市場巨大的出口潛力。
在本屆進博會上,埃及國家貿易與工業部開設了一個占地250平方米的國家館,以及一個占地450平方米的埃及企業館,參展企業涵蓋紡織品、農產品、化纖、家居用品、旅游、文化、藝術設計等,參展商品裝滿了13個重120噸的集裝箱。
坐鎮開羅總部指揮的穆罕默德·努爾丁,是埃及化纖面料對華最大出口公司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埃及議會第四大黨祖國保護者黨的副主席。雖然人在開羅,但努爾丁每天都盯著上海進博會的最新消息,過起了“上海時間”。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說:“埃及目前也在實行對外開放,埃中經濟合作發展迅速,這為雙方都帶來了合作機遇。”在努爾丁看來,埃及人不僅想跟中國人做生意,更想從中國學習對外開放的“真經”。
“進博會不僅擴大了中國進口埃及商品的通道,實際上也擴大了埃及國內的就業。”埃及保守黨副主席阿里·庫爾塔姆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進博會將成為中埃兩國新一輪合作的起點,“進博會讓埃及產品與中國‘親密相擁’,將成為埃中兩國合作共贏的又一個新開端。”(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