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全球棉花價格走勢不一,12月合約交割后,3月合約成為主力合約,ICE期貨近月合約價格隨之提高。11月中旬,ICE期貨近月合約一度接近76美分,到12月初,3月合約漲到82美分,近期回落至80美分附近。同期,考特魯克A指數穩定在87美分附近。
從美國農業部12月份供需預測來看,全球棉花產量調減64.5萬包,消費量調減130萬包,期末庫存環比增加58.3萬包。產量減少主要來自巴基斯坦、中國、印度、土耳其和土庫曼斯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巴西、美國和科特迪瓦產量的增加。全球消費量下調的依據是2018-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減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顯示,2018年和2019年全球GDP增速從3.9%下降至3.7%,中美貿易爭端仍是個不確定因素。消費量減少主要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土耳其和烏茲別克斯坦。本月,全球進口量預測環比調增60萬包,主要增加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和馬來西亞。出口方面,巴西、科特迪瓦、印度、烏茲別克斯坦調增,澳大利亞調減10萬包。
雖然2019/20年度的初步供需預測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發布,但有一些情況已經可以提前掌握。和近幾年的情況一樣,棉花仍然比其他作物更有競爭力,因此全球植棉面積和產量有增加的潛力。2018/19年度,主產國遭遇諸多不利天氣,單純的面積增加已不能帶來產量的提高,2019年的產量高低仍無從知曉。盡管如此,美國得州的干旱已經得到了緩解,明年該地區的降雨情況有望繼續改善,有可能增加幾百萬包的供應,而且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的棉花生產也有望恢復。
2019/20年度需要提防的是經濟增長減慢會導致棉花消費減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增長由之前的加快變為現在的穩定。雖然最新的預測不如之前的預測積極樂觀,但3.7%的增長仍然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
如果2019/20年度全球產量增加而消費量減少,全球產需缺口將會縮小,對全球庫存和價格將產生影響。2011年以來,全球庫存的分布比庫存的絕對數量對棉價的影響更大。最近四年,全球庫存水平逐漸下降,主要是中國棉花去庫存的緣故。最近三年,中國以外地區的庫存逐漸增加。
2019/20年度的棉價走勢的關鍵仍然是貿易問題,具體說就是中國是否真正開始大量增加進口以及中美貿易爭端的最終結果如何。到目前為止,中國以外地區供應的增加暫時沒有給棉價帶來很大壓力,原因可能是市場預期中國會開始大量進口。如果中國的進口量沒有達到預期,出口國的供應量將繼續上升,從而給棉價帶來壓力。如果中國的進口達到預期,與 國內供需缺口(2017/18年度為1450萬包)相仿,那么棉價走勢將發生改變。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