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之際,"買買買"購物模式正式開啟。目前,北京、上海、四川等國內旅游購物勝地的消費數據顯示,假期旅游、餐飲熱度高漲,線上線下商家打折促銷力度加大,消費潛力進一步得到釋放。業內人士指出,從元旦市場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對商品品質和服務體驗的追求不斷升級,商家也進入服務和體驗的比拼模式。
實體零售靠熱門IP展"帶客"
2019年元旦期間,北京市糧油、蔬菜、豬肉等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供求平穩。假日三天,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60家商業服務業企業實現零售額30.1億元,同比增長6.3%。
三天假期里,北京市區聯動助力消費升級。由市商務局主辦、9個相關委辦局支持的"2019北京跨年促銷節"正在開展中。活動以"品質新消費,智享新生活"為主題,聯合百余家線上平臺、千余家線下門店參與,突出新模式、新體驗、新趨勢等元素,引入AR試衣鏡、刷臉支付等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商場方面多以互動表演、跨年噱頭為主刺激消費者到店消費。據高德大數據顯示,朝陽大悅城、薈聚購物中心等11家消費場所在元旦三天小長假期間客流量同比增長7.6%,西單商場、當代商城、燕莎MALL等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是元旦期間各大業態中增長幅度最少的業態。
在僑福芳草地、首創奧特萊斯、富力廣場等商場,不論是奧萊還是購物中心,商場多以舉辦互動活動為主以拉動客流,一改往年多以打價格戰的模式。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服裝鞋帽屬于季節性明顯的產品,換季比較頻繁,所以在打折促銷方面也會特別頻繁。元旦三天假期與平時周末差別并不大,而且之前的電商節日"雙11"、"雙12"剛剛過完,消費者購買力已經大規模釋放,且現在節日氛圍減弱,如果再次大規模促銷,效果可能并不明顯。與此同時,服裝類的商家還得準備馬上來臨的春節促銷,所以元旦的力度較小也是有情可原。
個性表演和熱門IP展成吸客主要手段。僑福芳草地在2018年12月31日晚跨年表演,多為雜技、民俗等文藝節目,并在0點時刻聯動消費者一起倒數跨年。類似做法的還有首創奧萊,將營業時間延遲到凌晨兩點,不同時段舉辦不同的互動活動。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指出,實體商業對消費者的虛擬營銷必須從讓利折扣轉向有趣的活動體驗。類似于熱門IP展、夜間演出等活動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強于打折促銷。若商場還是一味地打折促銷去拉攏消費者,并不能起到好的轉型效果。此外,夜間消費也是商場可以發力的著重點,點亮夜消費能夠在假日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消遣場所,從而帶動項目發展。
北京多景區密度減少
在北京市元旦假期旅游數據中,整體呈現收入微增而客流下降的態勢。1月1日,據北京市假日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的數據顯示,元旦期間,北京市旅游收入增長近3%,但游客接待人數下降6%;京郊旅游實現"雙增長",接待人數增長8.7%,旅游收入增長29%。2018年以來,為降低核心功能區旅游密度,北京市實施了多項舉措,就此看來收效較為明顯。
據了解,北京市重點監測的151家景區,元旦假期累計接待游客203.8萬人次,同比減少6%;景區收入達7697.9萬元,同比增長2.9%。其中,城市公園型景區接待游客75.4萬人,同比增長11%;現代娛樂型景區接待游客54.6萬人,同比減少11.1%;歷史文化觀光型景區接待游客50.1萬人,同比減少24.3%;博物館型景區接待游客10.9萬人,同比增長11.7%;滑雪場景區接待游客7.6萬人,同比增長12.6%;自然山水型景區接待游客4.5萬人,同比增長1.4%;奧運遺產型景區接待游客0.4萬人,同比減少18%。另就北京市知名景點來看,前門大街接待人數23萬人,同比減少24.3%;什剎海風景區接待人數20.4萬人,同比增長13.6%;故宮博物院接待人數15.1萬人,陶然亭公園接待人數9.9萬人。
上海購物迎來2019年開門紅
據1月1日銀聯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29日、30日、31日3天上海共發生消費134.9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0.6%。其中,外來游客消費363.5萬人次,發生消費為40.1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11%,消費占比接近三成。
在外來游客消費中,購物消費金額占比高達82%,消費次數占比高達71.2%,顯示出外來游客在上海主要以"買買買"為主。僅在上海傳統的跨年購物中心――浦東第一八佰伴,從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元旦凌晨2點,銷售額就突破8億元,同比增長9.2%,創全市百貨商店單日銷售歷史新高。
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統計,2018年前11個月,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1.15萬億元,同比增長7.9%,繼續保持全國消費中心城市地位。預計2018年全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接近8%,消費對上海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
除了購物中心魅力凸顯拉動外來游客消費,上海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是2018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一大因素。
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統計,2018年前11個月,上海消費升級類商品的零售增長要好于基本生活類商品的增長。其中,家用電器、化妝品、金銀珠寶類商品和服裝服飾類商品的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4.9%、15.8%、15.5%和14.5%,分別拉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0.8、0.4和3個百分點。
為上海消費市場、特別是購物中心魅力所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品牌集聚上海。2018年前10個月,共有247個海內外商業品牌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店",數量為2017年同期的兩倍多;共有2890個海內外知名品牌在上海舉辦各類新品首發活動1185場次,數量比2017年翻一番。
"上海購物"為何能迎來2019年的開門紅?最優購物環境引人駐足,商旅文聯動帶來高人氣,還有實打實的折扣促銷,都在助力實體商業。市商務委表示,歲末迎新期間,各商圈、商街、商場更加注重"場景式"、"IP化"、"品牌化"的美陳造景,努力打造"最優做好的購物環境"。
例如上海香港廣場的蒂芙尼藍巨型機器人十分搶眼,腳下還設置了"夢幻樂園"快閃店,高達15米的藍色機器人,營造了濃烈的歡慶氣氛;第一八佰伴門前的巨型禮盒,搭配38.5米的主屏投影幕墻,點亮了濃厚的新年氣息;上海環球港,結合"豬年"主題搭建高達17米巨型圣誕樹,布置"小豬"造型的麋鹿,打造了風靡的許愿圣地。此外,"夜上海"是上海商業的一張重要名片,跨年倒計時、跨年營銷活動為市民游客增添了許多歡樂,也是上海商業辭舊迎新的高潮節點。
消費市場的表現,與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各部委聯動出臺的一系列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政策密不可分。在供給側,一方面加大國內商品和服務的供給,另一方面,通過降關稅、擴大進口、鼓勵跨境電商發展等政策不斷滿足國內消費市場升級的需求。與此同時,盼望已久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也在2019年1月1日實施,將進一步減輕個人稅負。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